首页> 中文学位 >软件维护可关联追溯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6h】

软件维护可关联追溯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2 软件维护可关联追溯技术分析与比较

2.1 软件维护可关联追溯要求

2.2 关联追溯

2.2.1 软件过程产品

2.2.2 需求关联追溯

2.3 关联追溯技术分析

2.3.1 静态关联追溯技术

2.3.2 动态关联追溯技术

2.3.3 各种技术的分析比较

2.4 本章小结

3 关联追溯模型与框架

3.1 关联追溯模型

3.1.1 布尔模型(Boolean Models)

3.1.2 向量空间模型(Vector Space Models)

3.1.3 概率模型(Probability Models)

3.1.4 潜在语义索引模型(Latent Semantic Indexing)

3.2 关联追溯框架

3.2.1 基本概念和前提假设

3.2.2 预处理阶段

3.2.3 LSI执行阶段

3.2.4 关联提取阶段

3.3 本章小结

4 关联追溯链的生成与维护

4.1 关联追溯链的生成

4.1.1 形式化关联追溯关系

4.1.2 关联追溯链的生成算法

4.1.3 实例分析

4.2 关联追溯链的维护

4.3 本章小结

5 软件维护可关联追溯系统实现

5.1 开发环境

5.2 系统设计

5.3 系统界面

5.4 实验结果

5.4.1 关联追溯性能衡量

5.4.2 实验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软件过程产品,包括需求文档、设计文档、程序源代码和测试文档等,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而这种关联对程序理解、软件维护、甚至对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软件过程产品之间的关联追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缺少自动地建立软件过程产品之间关联追溯关系的有效的技术手段,现有的关联追溯技术主要分为静态关联追溯技术和动态关联追溯技术。本文重点对现有的关联追溯技术、关联追溯模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各自的优缺点以及使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动、静态关联追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软件过程产品之间双向自动关联追溯。该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对软件的修改引起软件过程产品之间关联追溯关系的紊乱,避免不一致现象的产生,同时避免由人工查找导致的错误和遗漏,可以有效地预防软件错误的产生,增强了软件缺陷的主动追溯能力,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确保软件的质量,从而降低消耗。
  本文设计出一套软件维护可关联追溯系统,提出了一种关联追溯框架,包括预处理阶段、LSI执行阶段和关联关系提取阶段。并且以实际软件项目对关联追溯的效果进行验证,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查准率和查全率均有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