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情绪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行为选择的作用研究
【6h】

情绪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行为选择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群体性突发事件理论研究

2.1.1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分类及特征

2.1.2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实影响

2.1.3 群体性突发事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情绪的相关研究现状

2.2.1 情绪的理论研究

2.2.2 情绪对决策行为影响的研究

2.2.3 情绪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行为选择作用研究

2.3 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

2.3.1 系统动力学仿真理论

2.2.2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3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参与主体行为分析

3.1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参与主体及其心理分析

3.1.1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参与主体分析

3.1.2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参与主体的心理分析

3.2 群体性突发事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2.1 影响群体性突发事件行为的因素分析

3.2.2 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3.3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行为及特征

3.3.1 基于情绪传导的群体行为产生机制

3.3.2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体行为决策的特点

4 情绪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4.1 研究假设

4.2 实验设计

4.2.1 实验问卷的确定

4.2.2 实验研究方法的选择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公众为乐观情绪时实验结果分析

4.3.2 公众为悲观情绪时实验结果分析

5 情绪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行为选择的作用SD模型

5.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的相关界定

5.1.1 系统目标确定

5.1.2 系统模型基本假定

5.2 构建仿真模型

5.2.1 因果关系图

5.3.2 子系统的划分

5.3.3 系统流程图

5.4 参数说明

6 情绪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行为选择的作用仿真分析

6.1 模型主要方程式说明

6.2 模型仿真

6.2.1 模拟事件—2012西安保钓游行事件

6.2.2 模型初值选取

6.3 系统仿真结果

6.3.1 仿真结果分析

6.3.2 扰动参数分析

6.4 情绪传导的作用机制

7 完善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7.1 建立情绪监测系统

7.2 善用舆论引导公众克服谣言蔓延

7.3 建立完善相关利益制衡机制

8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8.2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成井喷式增长趋势,且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群体性突发事件已逐渐成为转型时期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
  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突然、结构复杂、难以预测,而参与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他们的行为选择会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身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情绪的影响是最难以控制的,持有不同情绪的参与者,在面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所选择的行为手段不尽相同,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也具有很大差别。只有了解情绪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行为选择的影响才能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最终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本文以转型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为背景,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情绪影响下事件中参与者的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首先,论文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及情绪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行为选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文章总结了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利益主体:公众、媒体、政府、第三方社会组织,分析了各参与方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所持的心理,并提出了基于情绪传导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行为产生机制。再次,通过实验问卷的方式验证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情绪与风险认知决策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乐观的情绪会使参与人倾向于保守的决策行为,而悲观的情绪会使人倾向于冒险的决策行为。接着,构建了情绪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行为选择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西安9.15保钓游行为背景,以悲观情绪和乐观情绪为扰动因子对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发现,在乐观情绪的扰动下,整个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大幅减小;而在悲观情绪扰动下,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及政府所付出的应急成本都相应增大。最后,文章提供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