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肠杆菌黏附素EtpA酵母工程菌对肠道菌群和黏膜免疫的影响
【6h】

大肠杆菌黏附素EtpA酵母工程菌对肠道菌群和黏膜免疫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EtpA酵母工程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章 EtpA酵母工程菌对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著作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属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一种,常因食物及水源的污染而引发人和动物的感染,特别是在初生动物中有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制约了养殖行业的发展,同时威胁了人类的健康。研究发现,其主要致病因子是肠毒素和黏附素。Etp A属于黏附素中的一种,分子量较大,能与肠上皮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在细菌和肠壁之间形成分子桥,介导ET EC的黏附。E tpA在不同血清型的E TEC中表达高度保守,同源性很高。另有实验证实,Etp A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有效阻止ETEC对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这一发现为预防ETEC引起的动物腹泻,开拓了新的思路。
  为了降低由ETEC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弱ETEC对动物健康的损害,在寻找有效的预防办法的同时,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也至关重要。动物肠道面积巨大,其中聚居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菌群称为肠道菌群;肠道黏膜还拥有丰富的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参与构成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入的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其中有益菌群的增加能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的稳定性,丰富菌群多态性,促进肠道黏膜生长,刺激肠黏膜分泌免疫分子,提高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帮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酵母菌科(Saccharomycetaceae),酵母菌属(Saccharomycodes)的成员,属于益生菌的一种。在研究其益生作用时发现,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未知生长因子,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促进肠道黏膜发育,增加有益菌群的数量,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功能。本课题组通过基因克隆、同源重组等技术,使大肠杆菌黏附素 Etp A在酿酒酵母菌中高效表达,成功构建出Etp A酵母工程菌。并在细胞实验中发现,Etp A酵母工程菌能有效阻止ETEC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具有保护上皮细胞的作用。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下实验:
  1.本研究选取断奶日龄21d的SPF级健康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酿酒酵母菌组(以下简称为酿酒酵母组)、Etp A酵母工程菌组(以下简称为Etp A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实验期间分别给3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107CFU/mL酿酒酵母菌菌液、107 CFU/mL EtpA酵母工程菌菌液,每天1次,每次2mL/只,共持续28d;然后连续3d灌服108 CFU/mL大肠杆菌(H10407)菌液,每天1次,每次5 mL/只。分别于实验第7、14、21、28d和结束灌服大肠杆菌菌液3d后,取各组大鼠粪便。通过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实时荧光定量PCR、pH值检测技术,研究了Etp A酵母工程菌对肠道菌群OTU(微生物可操作单元)和pH值的影响,以及对肠道重要菌群:类杆菌(Bacteriodes)、梭菌(Clostridium)、肠球菌(Enterococcu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杆菌(Lactobacillaceae)数量的影响。
  2.本研究分别于实验第7、14、21、28d和结束灌服大肠杆菌菌液3d后,采集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通过组织切片观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Etp A酵母工程菌对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长度、宽度、肠隐窝深度、绒毛长度/隐窝深度( V/C)的影响;对肠道黏膜中重要免疫分子: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分泌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下:
  1. EtpA酵母工程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Etp A酵母工程菌对肠道菌群多态性的影响: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的OTU值在7、14、21、28d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并在第14d达到最大值,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但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服ETEC后,EtpA组与灌服前无明显差异(P>0.05),且显著高于酿酒酵母组(P<0.05),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
  (2)Etp A酵母工程菌对肠道重要菌群的影响: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的重要菌群数量在7~28d均高于空白对照组。①酿酒酵母组和 EtpA组的类杆菌数量在第21d、28d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酿酒酵母组和Etp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服ETEC后,EtpA组与灌服前无明显差异(P>0.05),且极显著高于酿酒酵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②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的梭菌数量在第14d增长量最大,且14d、28d时,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服ETEC后,仅有空白对照组显著高于灌服前(P<0.05),与酿酒酵母组、EtpA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酿酒酵母组和EtpA组的肠球菌数量在第14d出现显著增长,于第21d,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酿酒酵母组和 Etp 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服ETEC后,EtpA组与灌服前无明显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酿酒酵母组均显著高于灌服前(P<0.05),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④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的双歧杆菌数量从第7d起明显增高,于第14d,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服 ETEC后, Etp A组与灌服前无明显差异(P>0.05),显著高于酿酒酵母组(P<0.05),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⑤酿酒酵母组和 Etp A组的乳杆菌数量在第14d、21d,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酿酒酵母组和 Etp 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服ETEC后,各组均出现下降,Etp A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酿酒酵母菌组(P<0.01)。
  (3)Etp A酵母工程菌对肠道菌群pH的影响:实验第7~28d,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的p H值呈下降趋势,在第21d,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酿酒酵母组和Etp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服ETEC后,空白对照组pH值显著升高(P<0.05),极显著高于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酿酒酵母组和 Etp A组间差异显著(P<0.05)。
  2. EtpA酵母工程菌对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
  (1)Etp A酵母工程菌对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①酿酒酵母组和EtpA组的小肠各段绒毛长度在7~28d均呈增长趋势,均于第28d达到最大值,其中空肠绒毛长度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酿酒酵母组和 Etp 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服 ETEC后,空白对照组和酿酒酵母组的空肠绒毛长度极显著下降(P<0.01),与 EtpA组差异极显著(P<0.01)。②酿酒酵母组和EtpA组的小肠各段绒毛宽度在实验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的空肠隐窝深度在第28d,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服ETEC后,各组的空肠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 Etp A组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酿酒酵母组(P<0.01)。④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空肠、回肠V/C值均在28d达到最大最,且在第28d时空肠V/C值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酿酒酵母组和 Etp 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服ETEC后,空白对照组空肠 V/C值极显著下降(P<0.01),且极显著低于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P<0.01);酿酒酵母组回肠V/C值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Etp A组(P<0.05)。
  (2)EtpA酵母工程菌对肠道黏膜中SIgA的影响:实验第7~28d,酿酒酵母组和EtpA组的SIgA含量呈上升趋势,于第21d达到最大值,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服ETEC后,各组均极显著下降(P<0.01),Etp A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酿酒酵母菌组(P<0.01)。
  (3)EtpA酵母工程菌对肠道黏膜中重要细胞因子的影响:实验第7~28d,酿酒酵母组和EtpA组的IL-2、IL-4、IFN-γ呈上升趋势,在第14d,IL-2的相对增长倍数最大,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从第14d起 IL-4、IFN-γ快速增长,在第21d、28d,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酿酒酵母组和Etp 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灌服ETEC后,空白对照组和酿酒酵母菌组的IL-2、IL-4、IFN-γ均极显著变化(P<0.01),IL-2、IL-4的含量极显著低于EtpA 组(P<0.01),IFN-γ的含量极显著高于EtpA组(P<0.01)。
  综合以上结果得到以下结论:
  1. EtpA酵母工程菌具有酿酒酵母的益生作用:能有效促进小肠黏膜的发育,加强肠道黏膜的吸收功能;丰富肠道菌群多态性,增加重要菌群数量;降低肠道菌群pH值;刺激肠道黏膜中重要免疫分子的分泌,加强肠道黏膜免疫功能。
  2.从灌服第7d起随着灌服天数的增加,小肠各段绒毛长度、V/C值逐渐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群及重要细胞因子在第14d大幅度增加,而后缓慢增加;SIgA在第21d分泌量极显著增加,至第28d达到最高。
  3. EtpA酵母工程菌发挥了大肠杆菌黏附素EtpA的免疫原性:当ETEC侵入机体时,能有效阻止ETEC的黏附,保护肠道黏膜结构的完整,维护肠道菌群的稳定,提高肠道黏膜免疫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