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武术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6h】

以武术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4研究的意义

1.5研究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1.6本文创新

2.相关概念

2.1武术教育

2.2中华民族精神

2.3武术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在联系

2.4武术教育的历史回顾

3培育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3.1以武术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和问题

3.2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4.以武术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对策研究

4.1树立大武术观,注重武术文化精神的渗透

4.2明确武术教育的地位、目标、内容

4.3培养高素质武术教师队伍,承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新任

4.4更新武术教材,以合理的考评制度引导高校武术教育

4.5研制武术场地器材国家标准,完善武术教育物质保障

4.6积极发展大学生武术协会,促进高校民族精神培育多元化

4.7.实施保障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大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大学生群体由于年龄、心理及网络涉及度等特点,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重点。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图谋,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民族精神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到十七大胡锦涛同志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说明我党对精神文化力量的重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强音。民族精神的培育需要载体,需要在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民族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身体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其发生发展中也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乃至价值观,受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滋养,散发着民族精神的脉动。因此,通过武术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提升武术教育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水平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经验法、历史逻辑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分析研究。采用文献法大量收集国内外在本研究领域的成果,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对比、筛选,从而归纳总结出目前武术教育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状况的发展趋势,为论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通过CNKI“知网”查询年限范围为1994-2011年有关“普通高校武术教育开展现状”的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高校武术教育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存在的突出问题:(1)重体育化,缺大武术观;(2)武术教育体系尚未形成;(3)专业化的武术师资力量薄弱;(4)教材陈旧考评制度不近合理;(5)场地器材配置不足。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包括:(1)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丧失使中国武术发展异化;(2)竞技武术单极化发展使教育部门只注重武术的体育属性;(3)相关教育制度保障的缺失使师资力量薄弱;(4)相关教育制度保障的缺失使教材陈旧,考评制度不近合理;(5)高校管理层的不重视使场地器材配置不足。本文在分析以武术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策:(1)树立大武术观,注重武术文化精神的渗透;(2)明确武术教育的地位、目标、内容;(3)培养高素质武术教师队伍,承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新任;(4)更新武术教材,以合理的考评制度引导高校武术教育;(5)研制武术场地器材国家标准,完善武术教育物质保障;(6)积极发展大学生武术协会,促进高校民族精神培育多元化。同时,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保障:(1)国家武术教育意识的提升;(2)武术学界对武术教育研究的重视;(3)高校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提供的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