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共同工作原位测试及理论分析
【6h】

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共同工作原位测试及理论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研究课题的提出

1.1.1西安地区高层建筑桩基础的发展概况

1.1.2西安地区黄土的工程特性

1.1.3本课题的提出

1.2高层建筑桩基础研究的发展现状

1.2.1单桩的分析和研究

1.2.2群桩—土—承台共同工作的分析和研究

1.3西安地区高层建筑桩基础共同工作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2.西安地区单桩工作性状分析

2.1概述

2.2旋挖成孔灌注桩的单桩特性

2.2.1旋挖成孔灌注桩工艺过程及特点

2.2.2旋挖成孔灌注桩的桩顶荷载~沉降特点及极限承载力的取值

2.2.3旋挖成孔灌注桩的桩侧摩阻力性状

2.2.4旋挖成孔灌注桩的桩端阻力发挥特点

2.2.5工程实例

2.3泥浆护壁灌注桩的单桩特性

2.3.1泥浆护壁灌注桩工艺过程及特点

2.3.2泥浆护壁灌注桩桩顶荷载~沉降特点及极限承载力的取值

2.3.3泥浆护壁灌注桩的桩侧摩阻力的性状

2.3.4泥浆护壁灌注桩的桩端阻力发挥特点

2.3.5工程实例

2.4西安地区高层建筑灌注桩的单桩特性

3.单桩与土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3.1单桩与土相互作用机理及全过程分析

3.1.1桩周土的弹性阶段

3.1.2桩周土的部分塑性状态

3.1.3桩周土体的塑性状态

3.2单桩与土相互作用理论分析方法简介

3.2.1荷载传递法

3.2.2弹性理论法

3.2.3剪切变形传递法

3.3改进有限单元法

3.3.1接触单元

3.3.2桩、土单元模式

3.3.3材料特性

3.3.4实例分析

3.3.5有限元模型计算特点

4.西安地区群桩工作性状分析

4.1概述

4.2群桩效应的影响

4.2.1群桩的效率系数

4.2.2群桩的沉降比

4.2.3桩侧摩阻力的群桩效应

4.2.4桩端阻力的群桩效应

4.2.5群桩的沉降

4.2.6群桩的破坏模式

4.3群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实测分析

4.4高层建筑桩基沉降特性

5.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共同工作原位测试

5.1概述

5.2陕西省邮政电信网管中心大楼工程的概况

5.2.1工程概况

5.2.2工程地质概况

5.2.3桩基检测

5.2.4量测元件的布置

5.3试桩的静载荷试验

5.3.1试桩概况

5.3.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5.4共同工作的原位测试

5.4.1地基基础的变形

5.4.2桩顶荷载的分布

5.4.3桩间土的荷载分布

5.4.4桩与筏的荷载分担比

5.4.5桩筏基础筏内钢筋应力

5.5小结

6.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共同工作理论研究

6.1概述

6.2上部结构与桩筏基础共同工作

6.2.1全时过程分析

6.2.2上部结构与桩筏基础共同工作的基本方程

6.2.3上部结构与桩筏基础共同工作的有限元模型

6.2.4陕西省邮政电信网管中心大楼的有限元计算

6.2.5理论计算与实测的比较

7.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共同工作的设计建议

7.1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桩、筏荷载分担比例

7.2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承载力

7.3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布桩原则

7.4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筏板的厚度

8.结论与展望

8.1结论

8.2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图

展开▼

摘要

西安地区属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其土质特性和土层分布有其自身的特点,单桩和群桩的工作特性、桩-土-筏板-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等有其地方特色.该论文在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原位测试和理论分析,对西安地区两种不同施工工艺的灌注柱的单桩、群桩工作特性,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共同工作等进行了研究.例如,对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提出设计建议,即宜采用共同工作理论,考虑筏板承担荷载的作用(该文提出了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桩筏荷载承担比例及预估桩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宜按承载力控制设计,采用“外强内弱”的布桩方式,合理确定筏板厚度,力求使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设计更安全、合理、经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