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地流转渠道关系稳定性研究——基于渠道行为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
【6h】

农地流转渠道关系稳定性研究——基于渠道行为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5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渠道关系理论

2.2渠道行为理论

2.3社会网络理论

3 农地流转渠道结构分析

3.1 目前我国的农地流转的模式

3.2 农地流转渠道的二元结构

3.3 农地流转渠道的三元结构

4 理论模型与假设

4.1理论分析的结构

4.2定义研究变量

4.3变量影响关系与假设提出

4.4概念模型

5 量表开发与调研

5.1量表开发

5.2调研

5.3调研结果

6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6.1数据分析方法

6.2预调研数据分析

6.3正式调研数据分析

6.4假设检验

6.5分析结果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初始调研问卷

展开▼

摘要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缓慢,流转规模较小,相关制度与政策还不健全。农地流转渠道关系,即农地流出方→农地流入方的渠道关系稳定性较差,使得我国刚起步的农地流转的可持续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不稳定的农地流转渠道关系,意味着农地使用权的不稳定,从而增加了农地流转交易费用,增加了农地投资风险。农地流转渠道关系的稳定性急需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渠道行为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视角,从社会关系和行为的角度分析农地流转渠道关系的稳定性。本文对农地流转的渠道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确定了前因变量→中心变量→结果变量的理论分析结构,即社会网络变量→渠道行为变量→渠道关系稳定性变量。进一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结合以往研究经验和实地问卷调研情况,提出若干理论假设,并对量表进行了开发和实地调研,利用获得的基础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本文分析了农地流出方社会网络变量、渠道行为变量和渠道关系稳定性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发现流出方网络密度对流入方渠道权力应用方式存在显著影响,对渠道满意和渠道冲突影响不显著;流出方网络中心性对流入方渠道权力使用方式影响不显著,对渠道冲突和渠道满意水平存在显著影响;农地流入方渠道权力应用方式对渠道冲突和满意水平存在显著影响;农地流入方渠道权力应用方式、渠道冲突和满意水平对农地流出方续约倾向存在显著影响。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以上影响关系进行了检验。
  本文将社会关系和行为的有关理论嵌入到农地流转的经济研究中来,结合我国农地流转的实际情况,以实证的方法关注了农地流转双方的利益,为农地流转渠道关系的稳定性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证依据,具有提高农地流转渠道关系稳定性、保障农地流转顺利进行、降低农地投资风险等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