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居民意愿的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重构研究
【6h】

基于居民意愿的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重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住区及其公共空间相关理论与实践

2.1 国外住区及其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2.2 国内住区及其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2.3 住区及其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3.1 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基本概况

3.2 研究对象范围的确定

3.3 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物质环境现状

3.4 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现状

3.5 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居民意愿调查与分析

4.1 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居民意愿的获取与表达

4.2 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受访居民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4.3 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居民户外活动行为调查与分析

4.4 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4.5 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居民期望调查与分析

4.6 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居民意愿特征分析与研究

4.7 本章小结

5 居民意愿引导下的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重构

5.1 居民意愿引导下的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重构路径

5.2 居民意愿引导下的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重构策略

5.3 居民意愿引导下的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重构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 物质空间调研表

附录2 调研问卷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引发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用地紧张等现象。大城市旧城改造过程中的矛盾也愈加凸显。城市旧住区中现状人口密集,建筑密度高,居住环境差。其住区中的公共空间严重缺乏,空间设施日益老化,空间环境缺乏妥善维护。然而住区公共空间对于人们的居住
  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家庭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住区公共空间不仅在满足居民居住生理需求,为居民休闲健身、邻里交往、居民集会等活动提供物质空间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更是在促进良好社区文化、社会风气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面对种种问题,针对于这些城市旧住区公共空间存在着更新改造的迫切需求。
  正是基于以上问题,笔者选取了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从居民意愿的角度出发,对居住地段内的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公共空间重构的策略展开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
  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五章:
  第一章由一次住区调研引出了旧住区公共空间重构这一研究主题,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范围,选择了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工作框架。
  第二章对相关的住区及其公共空间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作了概述,并梳理了住区及其公共空间理论发展历程,总结住区公共空间的类别。
  第三章针对于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的基本状况做了概述。分析了居住地段内住区物质空间现状及其问题,并着重针对于住区公共空间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四章对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居民户外活动行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公共空间居民期望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获得居住地段居民公共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文的公共空间重构研究提供相关基础。
  第五章针对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在地段内居民意愿的引导下提出:“双线同步”与“多层并进”的重构路径。基于居住地段公共空间居民意愿,结合居住地段的现状公共空间问题分析,提出五个方面的公共空间重构策略。最后,以西安振兴路居住地段公共空间为设计对象,提出了相应的公共空间重构设计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