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发展中的老校区保护与利用研究
【6h】

高校发展中的老校区保护与利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及推广价值

1.2.1研究意义

1.2.2推广价值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2国内研究现状

1.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2章高校校园发展概述

2.1欧美高校发展的历史沿革

2.2我国高校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3章我国高校老校区保护与利用的必要性分析

3.1我国高校老校区的概念

3.2我国高校老校区的功能

3.3我国高校老校区的现状

3.4我国高校老校区较于新校区的优势

3.4.1我国高校新校区的现状

3.4.2我国高校老校区较于新校区的优势

3.5我国高校老校区的存在价值

3.6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

3.7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4章高校老校区校园建筑空间环境分析

4.1高校老校区校园入口空间构成分析

4.2高校老校区校园建筑群体空间构成分析

4.2.1校园建筑群体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4.2.2校园建筑群体空间的组合形式

4.3高校老校区校园单体建筑空间构成分析

第5章高校老校区的保护与利用

5.1对高校老校区去留等问题调查表的分析

5.2保护与利用的概念

5.3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历史发展概况

5.4影响高校老校区保护与利用的因素

5.5环境艺术设计在高校老校区保护与利用中的应用

5.5.1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5.5.2环境艺术设计在高校老校区保护与利用中的应用

5.6高校老校区保护与利用的方法步骤及启示

5.6.1高校老校区保护与利用的方法步骤

5.6.2高校老校区保护与利用带给我们的启示

5.7高校老校区保护与利用方案的归纳及创新

5.7.1高校老校区校园建筑外部形象及空间的保护与利用

5.7.2高校老校区校园建筑内部空间的保护与利用——以教学楼为例

5.7.3高校老校区校园建筑群体空间的保护与利用

5.8对高校老校区今后发展模式的相关建议

5.9促进新老校区并行发展模式的浅析

第6章高校老校区保护与利用实例研究

6.1国外高校校园保护与利用实例解析

6.1.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6.1.2 日本东京大学

6.1.3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艺术与设计学院

6.2国内高校老校区保护与利用实例解析

6.2.1清华大学

6.2.2武汉大学

6.2.3东吴大学

6.3济南市高校老校区的保护与利用

6.3.1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原齐鲁大学旧址)

6.3.2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

6.3.3山东师范大学老校区

6.3.4山东建筑大学老校区

第7章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山东建筑大学新老校区的问卷调查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在大量兴建新校区的同时,部分高校老校区已陷入发展的困难境地,有的已年久失修、有的已达发展极限、有的已被置换用作商业开发、有的则已处于发展的边缘境地,而高校老校区作为一所学校的发源地,无论是校园本身所具有的有形价值,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人文等无形价值,都表明高校老校区是亟待我们去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推广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简要概述了欧美及我国高校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三部分提出了我国高校老校区的概念,并从我国高校老校区的功能、现状、较于新校区的优势、存在价值、大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征、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老校区被保护与利用的必要。第四部分从校园入口空间、建筑群体、单体建筑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老校区校园主要建筑空间环境。第五部分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的概念,将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研究理论应用到了高校老校区的保护与利用中,在综合分析高校老校区现状的前提下针对单体建筑、室内空间、教学设施及设备、建筑群体等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利用方案,并为老校区的今后发展以及新老校区未来的并行发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第六部分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几所高校老校区保护与利用实例,在吸收以上实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重点分析了济南市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老校区现状及其校园历史文化特色,并最终将前面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了这几所高校老校区的保护与利用当中。
   本课题的创新点之一是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角度对高校老校区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渗透到了高校老校区的保护与利用当中,并以设计专业为例针对教学楼室内空间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保护与利用方案。此外,在探索新老校区并行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还提出了“移植”这一概念,即新校区通过移植老校区内具有较高历史人文价值的建筑或者景观的方式来达到传承历史文脉的目的。创新点之二是课题的研究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借鉴国内外高校老校区保护与利用经验的基础上,又依据济南市几所高校老校区的现状,结合这几所高校的历史、校训、校风、学风、校歌、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历史文化内容,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保护与利用方案。
   希望通过对高校老校区保护与利用的系统研究,使人们对老校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加强社会各界对老校区命运的关注,使老校区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使其重新焕发活力服务于师生、服务于社会,并真正承担起作为社会教育主角阵地的历史使命。此外,高校老校区是一座凝聚着数代师生情感的校园,对它的保护也是对身居其中的人们的情感的一种呵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