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城市主义理论与当代小城镇实践——“金延安”项目实践
【6h】

新城市主义理论与当代小城镇实践——“金延安”项目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

1.5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2新城镇与当代新城镇建设

2.1.城镇的概念及分类

2.2新城镇的概念与类型

2.2新城镇规划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2.3本章小结

3 新城市主义的基础理论研究

3.1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出现与发展

3.2新城市主义思想内涵与《新城市主义宪章》

3.3 新城市主义理论的核心理念

3.4新城市主义实践

3.5本章小结

4基于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城镇空间布局模式的策略探讨

4.1区域开发的整体性

4.2交通网络的高效性

4.3环境设计的适宜性

4.4城镇空间功能的多样性

4.5城镇风貌的地域性

4.6 国内外新城市主义城镇探索实例分析

4.7本章小结

5 实践中的探索——金延安旅游新城营造项目

5.1建设背景

5.2项目概况

5.3规划构思

5.4金延安板块空间构建与实施策略

5.5金延安项目建设的总结与建设现状

5.6本章小结

6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发展小城镇在中国推进其城市化进程中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地位。中国有14亿人,其中9亿在农村,只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本国情之下,中国的城镇发展只能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0年中旬下发《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此之后,各级领导部门都肯定了发展小城镇战略的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小城镇的规划问题也成为了我国城市规划学术界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来,伴随着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我国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均有稳健的增长趋势,城乡建设欣欣向荣,新建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城镇化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纪元。在新建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建设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接踵而至。城镇快速且急切地建设与经济发展,引发了许多有如盲目建设严重、环境破坏、布局混乱、空间无序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新危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西北院总设计师赵元超带领下的一批优秀建筑师接受了陕西旅游局邀请下的“延安圣地河谷旅游新城规划”项目。经历了半年的考察调研和定位研究,于2012年开始了方案的设计工作。其中,金延安板块以开土动工中心区域即将于2015年9月封顶。本人有幸在赵总的指导下参与了部分设计工作,并将工作中对于这座新城镇的规划与建设的考虑汇总分析,完成了本篇论文。希望以后城市及建筑工作者们能以本次实践为例,着眼于总结城市历史发展,并结合现阶段城镇发展的具体问题,寻求合理有效的指导原则。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以我国建国以后新建的城镇发展为背景,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建设发展的小城镇的形成原因、建设特点以及在使用中显现的优势和弊端,并对典型案例进行评析。第三章阐述了新城市主义的发展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总结了新城市主义在城市设计方向的工作方法,随后探讨了城镇规划的国外实践经验。第四章分区域规划、交通道路、环境尺度、混合空间、风貌营造五个部分,着重介绍了基于新城市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当代城镇空间布局模式。第五章结合延安“金延安”项目的规划实践,进一步对在新城市主义指导下的、塑造具有人文精神的、宜人尺度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的城镇的空间布局模式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具体的实施策略对该理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论述。第六章结合国内新城市主义都市建设评价,提出对未来小城镇建设方面的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