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承与演进——诠释新学院写实绘画的观念性
【6h】

传承与演进——诠释新学院写实绘画的观念性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1章:“学院艺术”的由来

1.1 学院艺术的传统背景:

1.2 写实绘画来到中国

1.3 新学院写实绘画产生的背景

第2章:中国新学院写实绘画的生成

2.1 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自然发生

2.2 有学习而来--图像学的沿袭

第3章:中国新学院写实绘画的形式分析

3.1 从视觉到形式到观念的转化

3.2 中国写实绘画的观念形态

第4章 中国新学院写实绘画观念性的个案探析

4.1 暗示性绘画--刘晓东

4.2 生命律动、内蕴的性意识--罗中立

4.3“具象”和“抽象”并置--许江

4.4 逼真创造恍惚、记忆溶入现实--郭润文

4.5 非具象化的的哲理性思考--韦尔申

第5章 对新学院写实绘画的评价

5.1 新学院写实绘画在当代的生存状态

5.2 新学院写实绘画在当代的存在意义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作品参展及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栗宪庭提出的“新学院写实绘画”是相对于传统学院写实绘画而言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创作方式上,传统学院写实绘画是一种注重情节性和故事性的再现性绘画,而新学院写实绘画可以说是一种集描绘性和象征性于一体的表现性绘画;在视觉方式上,传统学院写实绘画是一种遵从客观视觉经验的“外视觉”,而新学院写实绘画则是依据心理视觉准则的“内视觉”。所以无论是在创作方式上还是视觉方式上,新学院写实绘画都在进行着一种革命性的超越,一种主体对客体的超越,一种心理对物理的超越,一种审美理想对现实世界的超越。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文化艺术的多元化,20世纪初中国学院写实绘画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艺术家们逐渐把现代艺术观念注入到写实绘画中,从而表现积极的主体观照、情感价值、生命价值及存在意义的探讨和自我意识的确立。在艺术思潮的矛盾共性中体现了艺术家对现实压抑与理想追求的抗衡,进而使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从表面上看是写实的,但背后承载的却是艺术家的观念,表现的是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及通过对个性的心理描述来表现人类的共性心态。
   之所以称其为新学院写实绘画。其新,在于艺术家主体性的崛起以及抛弃客体的束缚性和局限性的艺术观念;在于艺术家立足于客观现实,表现社会责任与忧患意识,从而展现全新的艺术境界。新学院写实绘画的艺术家们在尊重写实绘画语言规律的前提下,不仅对写实技巧和艺术语言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强调了作品的深刻“精神内涵”。在吸收古今中外文化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对当今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态以及当代人内心的真实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使艺术作品蕴含着当代精神和气度,承载着更为深刻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展现了新学院写实绘画的个性色彩的艺术风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