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棕地污染防治立法研究
【6h】

我国棕地污染防治立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3研究内容与创新

1.4研究路径及方法

2.棕地污染防治基本理论研究

2.1基本概念界定

2.2棕地污染防治的必要性

2.3棕地污染防治立法的理论基础

3.我国棕地污染防治立法现状分析

3.1我国棕地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

3.2棕地污染防治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棕地污染防治专门立法的必要性

4.国外棕地污染防治立法经验及借鉴

4.1德国:注重事前风险评估

4.2美国:建立严格的场地责任制度

4.3日本:调查结果建立台账进行公示

4.4国外棕地污染防治立法经验借鉴

5.我国棕地污染防治立法的基本设想

5.1准确定位立法目标

5.2明确立法基本原则

5.3立法框架的基本构思

5.4棕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与构建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各地方政府纷纷对城市中心地带工业企业进行迁移改造,许多工业企业遗留的污染场地在未经防治的情况下就进行后续开发和再利用,形成了存在较多隐患的污染“棕地”。近年来,经各方媒体报道的棕地污染致人损害事件大量发生,从制度层面观之,是因为我国对棕地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专门的规章制度没有形成长效的防治机制与标准体系。事实上讲,棕地污染防治是一个涉及面甚广的复杂过程,不仅需要科技(特别是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成熟,亦需要全面有效的立法保障。 现如今我国在防治土壤污染上尚属一片空白,因此对我国棕地污染防治展开系统、全面的深入研究,完善相关立法,形成较为完整有效的法律体系和再开发机制,对我国城市可续发展和国民健康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路径方面,主要采用比较和实证方法研究,从棕地概念及我国相关立法现状出发,比较借鉴了国外棕地污染防治的先进立法经验和法律制度,发现我国在立法上存在立法理念不清、立法体系零散、主要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进而从立法目的、立法原则上,提出构建我国棕地污染防治的基本立法路径,并探讨了棕地污染防治信息公开、强制责任保险、风险评估等具体制度。旨在推动我国棕地污染防治相关立法的早日出台,通过法律规制消除、制约城市棕地的进一步蔓延扩张,为我国有效防治和再利用城市棕地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制保障,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充分利用和国民环境权利益的最大保护。

著录项

  • 作者

    韩珊;

  •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学科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颖;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