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北黄土沟壑区县城公园绿地布局方法研究
【6h】

陕北黄土沟壑区县城公园绿地布局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论文针对陕北黄土沟壑区县城公园绿地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现状公园绿地水平低下、相关规范标准适应性不足、现行布局方法难以适用等急待解决现实和理论问题,基于地域适宜性理念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共设施配置理念,深入调研并充分结合该地区县城地域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空间形态以及公园使用人群等方面的特征,分别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公园绿地类型研究。在现有公园绿地分类标准的框架下,针对研究地区县城与周边山体联系紧密、山体公园划属不清且指标统计随意、城区内部建设用地紧张等特征和问题,结合居民对山体公园的使用特征,提出了片区性(山体)公园的概念,以保证现有行业标准的严肃性和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同时从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角度,对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和带状公园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必要的补充界定。 第二,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针对现有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方法面对特殊地域的不适应性和对空间公平性的考虑不足,顺应公园绿地布局精细化、交通步行化、需求导向化等研究趋势,结合该地区山地地形特征、带状城市空间特征和居民的公园使用习惯,分别构建了基于可达性的社区公园和片区性(山体)公园空间布局方法。前者主要包括“社区公园的适建用地整理、初步布点、布点比选、布点终选”;后者主要包括“片区性(山体)公园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选取与赋值、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建立与计算、候选用地选择、公园布点”。上述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兼顾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居民的公园使用习惯的针对性、居民出行距离的舒适性、公园数量的最少化和单个公园规模的经济性,提高公园绿地服务的空间公平性,同时在研究中对相关指标进行了探讨。 第三,公园绿地享有度研究。针对现有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方法无法支撑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问题,借鉴区位熵理论和公园绿地服务水平已有评价方法,提出了享有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及相关指标,建立了基于享有度的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优化方法,主要包括“确定公园用地规模、服务区覆盖分析、享有度计算、单类公园享有度模型分析、综合享有度叠加计算和模型分析、空间布局优化”。该方法注重了公园绿地分布、规模与其服务人口的相互匹配,提升了公园绿地服务的社会公平性。 最后,提炼出“环境—人群—设施”三位一体的公园绿地布局内在机理,并构建起以“外溢性公园绿地空间结构”、“适应性公园绿地类型”、“适宜性指标体系”、“层进式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方法”为主要内容的陕北黄土沟壑区公园绿地适宜性布局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