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滨水护坡的生态转型与景观营造形式研究
【6h】

滨水护坡的生态转型与景观营造形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论文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检索

1.4.2 外业调查

1.4.3 内业处理

第2章 滨水护坡的发展与生态转型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2.1.1 滨水区

2.1.2 护坡

2.1.3 生态护坡

2.2 生态护坡与传统护坡的比较

2.3 国内外滨水区生态护坡景观发展概况

2.3.1 国内滨水区生态护坡景观发展

2.3.2 国外滨水区生态护坡景观发展

2.4 现阶段护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在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2.4.2 在景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2.4.3 护坡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2.5 生态护坡技术原则

2.5.1 结构稳定性原则

2.5.2 保护生态性原则

2.5.3 注重亲水性原则

2.5.4 兼顾景观性原则

2.6 生态护坡的分类及特点分析

2.6.1 草皮生态护坡

2.6.2 树木生态护坡

2.6.3 水生植物复合型生态护坡

2.6.4 木材生态护坡

2.6.5 石材生态护坡

2.6.6 石笼生态护岸

2.6.7 生态砖护坡

2.6.8 生态混凝土护坡

第3章 滨水护坡景观设计基本理论及景观营造方法

3.1 生态设计理论

3.1.1 生态设计的内涵

3.1.2 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3.1.3 景观设计内涵

3.1.4 护坡营造的概念

3.1.5 护坡景观营造的意义

3.2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3.2.1 景观生态学内涵

3.2.2 景观空间格局优化方法

3.2.3 水利工程学理论

3.3 护坡景观营造的原则

3.3.1 以“人”为本原则

3.3.2 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原则

3.3.3 场所地域性原则

3.3.4 经济美观原则

3.4 滨水护坡景观的组成要素

3.5 滨水护坡景观设计方法

3.5.1 现状调查

3.5.2 总体布局

3.5.3 护坡景观设计

第四章 山东省会文化艺术中心腊山河生态休闲区护坡及景观营造形式研究

4.1 区位背景研究

4.1.1 地理位置

4.1.2 文化传统

4.2 项目概况

4.2.1 设计理念

4.2.2 设计要点

4.2.2 分区介绍

4.3 生态护坡设计

4.3.1 护坡的平面设计

4.3.2 护坡剖面的形式

4.3.3 护坡的植物种植

4.4 景观视觉营造

4.4.1 景观主体

4.4.2 色彩和肌理

4.4.3 节奏和韵律

4.5 亲水景观设计

4.5.1 观景平台

4.5.2 临水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现如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谈论的一个热点,滨水景观如何进行合理规划、如何体现城市的风貌和韵味、继承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滨水区景观设计的重点。宜居的生态环境,郁郁葱葱的滨水景观逐渐成为城市人引以为傲的靓点。伴随着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对水环境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城市滨水区的作用已不仅要满足“排水、蓄水、引水”等基本功能,更应满足“生态、景观、游览”等功能。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的进步,环境产生的问题日渐暴露。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将目光逐渐投入到环境保护领域,开始注重生态、追求返璞归真的生活,以此在精神领域获得慰藉。在生活压力、环境困扰生态的多重压力下,生态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河流作为人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绝佳方式,在城市建设中被日渐重视,滨水区的建设也蓬勃发展起来,滨水区的生态转型逐渐成为趋势。 现阶段,滨水护坡的建设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当今国内外对与生态护坡的理论及科学成果并未广泛实际运用到生态护坡的设计及建设中。在护坡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对于新材料新工艺缺乏理解认识,护坡多为采用浆砌块石混凝土。有些原始弯曲的河床被浇上水泥、自然曲折的水岸线被拉直,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对当地文化、乡土植被等方面的考虑,一些项目不但没有改善该地段的生态护岸景观环境,更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和原有的水环境功能,城市失去了原有的灵气和精神,违背了建设生态景观水系的意向。 本文通过研究滨水区护坡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以及目前应用的生态护坡的类型和特点,指出目前生态护坡设计在生态景观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运用景观设计相关理论,探索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坡设计的景观营造技术和方法,提出经济、协调、实用的生态护坡景观设计方案,希望为生态护坡和景观设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设性意见,推动生态护坡景观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