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过度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6h】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过度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

2.1.1 管理者过度自信概念的界定

2.1.2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表现

2.1.3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因素

2.1.4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衡量

2.2 关于过度投资的研究

2.2.1 过度投资概念的界定

2.2.2 传统金融学过度投资的解释

2.2.3 行为金融学对过度投资的解释

2.2.4 过度投资的衡量方法

2.3 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过度投资影响的研究

2.3.1 国外学者的研究

2.3.2 国内学者研究

2.4 研究评述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样本选取

3.3 变量的设定

3.3.1 被解释变量

3.3.2 解释变量

3.3.3 控制变量

3.4 模型设立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对模型①的实证分析结果

4.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 相关性统计分析

4.1.3 回归分析

4.2 对模型②的实证分析结果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相关性统计分析

4.2.3 回归分析

4.3 模型③的实证分析结果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相关性统计分析

4.3.3 回归分析

4.4 模型④的实证分析结果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相关性统计分析

4.4.3 回归分析

4.5 对模型⑤的实证检验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5.2 相关性统计分析

4.5.3 回归性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局限性

5.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投资作为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企业的投资诀策一般都由企业的最高层管理者做出并执行。这些管理者通常具有较高的管理技能和较强的专业水平,理论上其所做出的决策都应是有效的,甚至是最优的,而企业现实的经营活动中,充斥着大量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传统金融学的学者在假定管理者都是“理性经济人”的条件下,分别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指出管理者在与股东利益不一致时,总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投资,而不会考虑股东利益是否受损,导致一些管理者个人受益而实际非盈利的项目得以投资,给股东造成损失。而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的“理性经济人”,传统金融学的解释有理论缺陷,也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羊群效应”等现象,由此,行为财务理论应运而生。行为财务理论破除“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传统金融学的基础上,将管理者的心理因素引入到研究当中,研究管理者心理变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发现管理者通常会由于对自己过于自信而高估项目的收益和自己的能力,低估项目的成本和风险,对那些实际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进行投资,造成了过度投资的现象。
  本文从行为财务理论的角度出发,梳理分析了前人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过度投资及两者间关系的研究文献。选取企业盈利预测偏差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衡量指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考察了企业现金流大小对过度投资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考虑到公司治理对管理者决策具有一定的影响性,于是专门选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上市公司做为研究对象,将其管理者过度自信及过度投资的情况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水平与企业的过度投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当管理者过度自信时,充裕的现金流会使企业的过度投资程度进一步加深。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可以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做了补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