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熊花鸟画“谐俗性”的艺术探究
【6h】

张熊花鸟画“谐俗性”的艺术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研究的内容及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张熊其人及其艺术历程

2.1 张熊的生平

2.2 张熊与《张子祥课图画稿》

2.3 影响张熊艺术历程的时代背景

第3章 “谐俗性’’艺术语言的成因探究

3.1 “谐俗”的概念

3.2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

3.3 新兴市民阶层审美的需要

3.4 绘画商品性的日益成熟

第4章 张熊花鸟画作品中“谐俗性"的表现

4.1 世俗化题材的表现

4.2 由古媚到艳丽的色彩转变

4.3 生动写实的造型特征

4.4 平稳均衡的构图形式

第5章 张熊花鸟画“谐俗性”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5.1 对海派花鸟画艺术的影响

5.2 对自身艺术创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清末民初,社会发展迅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开埠,西学东渐,商业日益繁荣,社会经济基础相对于其他地区更加深厚,相对自由的艺术创作环境及绘画商品性的日益成熟吸引着大量画家齐聚上海,张熊作为最早赴沪的一位重要的画家,在绘画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为人宽厚,绘画技艺高超,交游广泛,从学者众多,并著有课图画稿以便教学,在当时上海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上海在当时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地区,它的对外开放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绘画商品性的成熟,诸多艺术形式在上海的大量涌现,也改变着整个社会的审美方向,艳丽的西方绘画色彩与传统的文人画产生了碰撞,加之市民阶层已经兴起,他们作为艺术的受众在审美上往往与画家有着很大不同。不同文化的融合及市民化审美的需要都推动着传统绘画的革新发展。
  张熊作为寓公之首,对社会的这些变化的感受无疑是非常敏锐的,他的的绘画早期受吴门画派影响很大,年少师从夏之鼎,后习周之冕和王武等大家,以勾花点叶为特征,画法秀丽。其后期的花鸟画作品与早期有着很大的不同,他大胆吸收民间艺术和西方绘画的艺术风格特点,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了时代的色彩、笔墨语言,使得他的花鸟画在题材上更加世俗化,在色彩上更加鲜艳,在造型上更加写实生动,他的绘画风格由清雅向谐俗性的转变对传统花鸟画的发展革新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在当时社会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也深深影响了海派艺术的发展。本文从张熊谐俗性艺术的形成背景和原因方面着手,进一步研究其花鸟画艺术谐俗性的表现及特点,总结其创新精神及对后世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