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审美理想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6h】

高校审美理想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审美理想概述

2.1 审美理想的定义

2.1.1 审美理想的本质

2.1.2 审美理想的特征

2.1.3 审美理想的定义

2.2 高校审美理想教育的基本理论

2.2.1 高校审美理想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2.2.2 高校审美理想教育的内容

2.2.3 审美理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章 大学生审美理想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3.1 陕西高校大学生审美理想现状调查

3.2 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高校审美理想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4.1 有助于唤醒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4.2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4.3 有助于启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4.4 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4.5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技能

第五章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审美理想教育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5.1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5.2 审美理想教育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5.2.1 构造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5.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造依据

5.3 两种培养模式的比较

第六章 审美理想教育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途径

6.1 坚持追求真知,提升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6.2 坚持美育教育,陶冶大学生创作灵感,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6.3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创新型优秀大学生人才脱颖而出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个人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在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中强调——“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要明显提高,必须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1]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只有建立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全面的高校人才支撑。
   创新人才培育需要良好的外围环境。审美教育可使人保持自身精神的平衡、和谐和健康,激励、净化、升华人的情感和趣味,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思维和观念具有超前意识。而审美理想的引导可以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启迪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以审美教育中的核心审美范畴——“审美理想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审美理想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培养的关系,并在陕西5所高校中开展实地调研,讨论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理想状况,积极探讨了审美理想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特殊意义,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审美理想教育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总结出审美理想教育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