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西省高校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
【6h】

陕西省高校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采用高速摄像机、遥测肌电仪和三维测力台三机同步测试法(目前尚未见到对此项目的文献报道),对2名相同级别男子标枪运动员从交叉步结束到最后出手时刻运用专门分析软件并结合人体解剖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知识分别对其数据进行了运动学、表面肌电及动力学的解析处理。对比发现他们在最后用力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其进行技术诊断,为以后训练成绩的提高做理论上的支撑,同时对部分教学理论加以完善。
   研究结果如下:(一)运动学方面:1.通过对缓冲阶段的分析来看,周**在缓冲阶段所用时间比蔺**长,对缓冲技术的掌握上仍需多加练习,在充分掌握缓冲技术的前提下要主动积极发力减少缓冲时间,方能更好地提高运动成绩。蔺**的缓冲时间虽比周**短,但对缓冲阶段的有效利用上应多做相关训练,如在缓冲阶段中的主动发力与更好的超越器械等;2.标枪运动员在蹬伸、支撑阶段时后脚的蹬伸要充分,前脚的支撑要尽量大,这样可使其髋角打开更加充分,为下一步最大“满弓”的形成做准备,有利于最后出手时更好的获得初始阶段形成的预加速度;3.在掷标枪交叉步结束到最后出手过程中人体左侧各关节的速度区间由大到小,右侧各关节则由小变大。说明在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从交叉步结束,人体左侧各关节从最初助跑到最大值后由主动发力变为主动缓冲,从而为右侧各关节在超越器械即最大“满弓”做必要的速度储备。左侧各关节动量的逐渐减少,将由右侧各关节动量的逐渐增加形式表现。运动员上肢的速度来自下肢主动发力后的作用力,动量由下肢依次向上传递,在最后出手时速度叠加至最大值;(二)肌肉力学方面:1.随着右侧下肢腓肠肌中段的肌电值逐渐减小,从左侧腹外斜肌首次出现肌电信号开始,肌肉表面肌电依次向上激活,说明此时上肢的力量来自腰部腹肌主动发力;2.在周**蹬伸、支撑阶段右侧腓肠肌经历从缓冲阶段失活到再次被激活再到支撑形成后失活的过程,依次由股四头肌完成缓冲后力量也逐渐减弱;3.从整段过程中表面肌肉积分肌电值直观图可看出,第2通道右侧三角肌中部与第8通道右侧股四头肌的贡献率皆为19%,这也是在标枪运动中上肢肌群跟下肢肌群中主要发力肌,在今后训练中不仪要继续加强这两部分肌肉练习,还要注意对整体参与肌群的训练,共同提高;(三)动力学方面:1.在最后用力阶段右脚动力学分析中由周**的曲线图分析可知,无论在前后方向还是垂直方向受力,其第三阶段用力较为充分,利于出手发挥,成绩较理想。蔺**则在最后用力第一阶段缓冲用力较大以至于在第二次激活发力时波峰小于第一次,因而从整体上抵消部分动量,所以蔺**在缓冲阶段时要注意动作的连续及力量与速度的有效转换,其动作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2.最后用力阶段左脚动力学分析中,周**左脚前后方向用力比蔺**的稍大,周**为1978.05N,蔺**为1805.74N。更明显的是周**的发力时间要短于蔺**,周**达到峰值的时间是0.50S而蔺**则用了0.46S,说明蔺**左脚支撑用力较为被动,周**则显得较为积极;3.在整个最后用力阶段对周**左右脚受力比较分析发现,周**在前后方向受力中左脚的峰值为1978.05N比右脚的1132.87N大很多,在最后用力阶段整个过程中左脚出现峰值时刻也就是“满弓”形成后的出手时刻,此时刻左脚达到峰值且作用力较大,说明周**在最后用力阶段中力量的衔接与过渡较为合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