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侧面化构件建模技术研究
【6h】

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侧面化构件建模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技术路线

1.3.1 基础构件模型

1.3.2 面向构件与面向服务

1.3.3 研究步骤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概述

2.1 软件体系结构理论研究

2.2 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构件模型研究

2.3 面向侧面的构件建模技术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形式化方法及研究实例简介

3.1 形式化方法概述

3.1.1 模态行为逻辑

3.1.2 π演算

3.2 应用系统实例——基于移动agent的在线拍卖系统

3.3 小结

第四章 SABACM模型及形式化分析

4.1 SABACM概述

4.2 接口(Interface)

4.3 服务(Service)

4.4 角色(Played_Role)

4.5 构件型侧面(Component Based Aspect)

4.5.1 属性(Attributes)

4.5.2 服务(Services)

4.5.3 赋值(Valuations)

4.5.4 事务(Transactions)

4.5.5 角色(Played_Role)和协议(Protocol)

4.6 端口(Port)

4.7 织入(Weaving)

4.7.1 后织入(after)

4.7.2 前织入(before)

4.7.3 替代织入(instead)

4.7.4 有条件后织入(afterif)

4.7.5 有条件前织入(beforeif)

4.7.6 有条件替代织入(insteadif)

4.7.7 小结

4.8 基本体系结构元素

4.8.1 侧面化连接子

4.8.2 侧面化构件

4.9 联接(Attachment)

4.10 绑定(Binding)

4.11 系统(System)

4.12 模型配置(Configuration of Model)

4.13 小结

第五章 侧面化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ADL

5.1 接口

5.2 构件型侧面

5.3 侧面化构件和连接子

5.4 联接

5.5 系统(组合构件)

5.6 SABACM模型的配置描述

5.7 小结

第六章 SABACM元模型

6.1 SABACM元模型包结构

6.2 类型(Types)包

6.2.1 接口(Interfaces)包

6.2.2 侧面(Aspects)包

6.2.3 体系结构元素(Architectural Elements)包

6.2.4 联接(Attachments)包

6.3 体系结构规约(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包

6.4 小结

第七章 SABACM中构件型侧面的实现框架及常见系统横切关注点的映射

7.1 SABACM中构件型侧面的实现框架

7.2 通用切点描述语言GPDL

7.2.1 连接点类型

7.2.2 域定义

7.2.3 切入点表达式模型

7.3 分布式系统通用横切关注点分析

7.4 分布式(Distribution)构件型侧面

7.4.1 分布式环境的主要关注点

7.4.2 分布式横切关注点在构件型侧面实现框架中的映射

7.4.3 分布式横切关注点的GPDL描述

7.4.4 分布式横切关注点对微内核架构功能的影响

7.5 移动性(Mobility)构件型侧面

7.5.1 移动性横切关注点在构件型侧面实现框架中的映射

7.5.2 移动性横切关注点的GPDL描述

7.6 小结

第八章 建模方法及实例研究——一个移动分布式系统的SABACM建模过程

8.1 系统描述

8.2 建模系统移动分布式特征的关键元素——环境连接子

8.2.1 基本功能及结构

8.2.2 环境连接子接口

8.2.3 环境连接子织入的侧面

8.2.4 环境连接子和其它体系结构元素的联接关系

8.3 系统的SABACM建模过程

8.4 SABACM与其它面向侧面建模方法的比较研究

8.5 小结

第9章 总结

9.1 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

9.2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