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网络娱乐泛化的审美批判
【6h】

当代中国网络娱乐泛化的审美批判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

1.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研究对象

1.5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生活调查法

1.5.3 批判反思法

第二章 当代网络娱乐现状的审美反思

2.1网络娱乐的审美必要性

2.1.1 对娱乐的解读

2.1.2 互联网是娱乐发展的重要平台

2.1.3 网络审美重要性

2.2网络文化审美现状

2.2.1 新闻资讯内容审美呈现“娱乐化”特点

2.2.2 自媒体平台审美低俗化

2.2.3 网络直播内容审美程度低俗

2.2.4 网络社交平台美学价值导向存在偏差

2.2.5 网络恶搞内容份额增加

2.2.6 部分网剧引导错误审美理念

2.2.7 审美文化所具有的娱乐效果

当代网络泛娱乐化的审美批判

3.1网络泛娱乐化现象的原因

3.1.1 网络媒体的消费主义倾向

3.1.2 娱乐经济的发展

3.1.3 大众文化成为网络内容的主体

3.1.4 公众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

3.1.5 网民理想信念的缺失

3.2泛娱乐化对审美造成的负面影响

3.2.1 降低公众审美品味和审美认知能力

3.2.2 影响青少年审美价值取向及身心健康

3.2.3 泛娱乐化弱化网络的文化知识传承功能

当代网络娱乐的审美建构

4.1由泛娱乐化走向审美娱乐

4.2日常生活审美化

4.3构建中国特色网络新审美理念

4.4开展网络审美教育

4.5高校开展审美教育课程的引导

第五章 结论

5.1论文观点的总结

5.2审美观建构的引导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娱乐是人真正成为人的必经过程。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娱乐需求,缓解精神压力,提高生活幸福指数,满足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娱乐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的本能需求。 伴随着网络技术爆炸式发展,人类社会在技术进步的带领下,逐渐步入全新时代。借助互联网平台,网民可以更加便利的接触到各类信息,为网民娱乐提供更加便利的纽带。而为达到更高的经济利益,各网络媒体不断挖掘自身所提供的内容的“可消费性”。网络媒体往往采用增加所生产的内容的娱乐附加属性,来吸引用户的关注度。我国网络进程的高速发展,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使得我国网络内容出现“泛娱乐化”的特点。从长期看来,其不利于网络内容的长久发展与人民群众主流价值观的建设。娱乐渐渐地被异化,失去了其原有的本质而走向泛娱乐化。 本文第一章首先肯定了网络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但同时也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冲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第二章阐述了中国网络娱乐的审美现状,“泛娱乐化”的现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以一些具体的案列说明现在社交平台的低俗化、庸俗化。其次从这些反面教材中我们发现网络娱乐迫切需要正确的积极地审美。 第三章第一部分主要讲出现泛娱乐化现象的原因主要由五点组成:消费主义倾向;娱乐经济的发展;大众化对精英化的解构;受众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理想信念的缺失。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泛娱乐化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从三个不同角度由浅入深的分析。然后又对网络泛娱乐化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进行文化及审美批判。网络泛娱乐化加重了大众思维的非理性倾向,弱化了网络文化知识传承功能,降低了大众的审美认知能力,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 最后,本文试图探寻网络娱乐的审美回归之途,提倡“审美娱乐”。我国网络内容迫切需要进行审美回归,有利于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我国人民群众具有精神导向作用。构建中国网络娱乐的新理念、发展媒介审美教育、积极开展审美活动等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