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Pochonia suchlasporia)对南方根结线虫致病性的研究
【6h】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Pochonia suchlasporia)对南方根结线虫致病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根结线虫病害防治的经济重要性

1.2 植物根结线虫病害发生概况

1.3 植物根结线虫传统防治方法存在的问题

1.4 根结线虫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和应用进展

1.4.1 食线虫真菌的研究

1.4.2 线虫生物防治制剂的生产和类型

1.4.3 土壤有机物与控制根结线虫病害的关系

1.4.4 根结线虫生防菌防效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1.5 线虫卵寄生真菌萨克拉普奇尼亚菌的研究进展

1.5.1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的分类地位

1.5.2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的生物学特性

1.5.3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的应用

2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串孢变种的形态学观察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所用培养基

2.1.3 菌落培养性状观察

2.1.4 玻片培养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串孢变种CFCC84965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3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和雌虫的寄生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根结线虫样品来源

3.1.3 卵悬浮液的制备

3.1.4 雌虫的分离

3.1.5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串孢变种CFCC84965寄生根结线虫卵和雌虫的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串孢变种CFCC84965对根结线虫雌虫的寄生

3.2.2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串孢变种CFCC84965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

4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产生的几丁质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供试试剂的配制

4.1.3 产几丁质酶培养条件的比较

4.1.4 几丁质酶系活性测定条件的比较

4.1.5 不同N源培养液中萨克拉普奇尼亚菌产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4.1.6 蛋白质含量测定

4.1.7 几丁质酶活性染色

4.1.8 蛋白染色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几丁质降解酶系活性测定pH的比较

4.2.2 几丁质降解酶系活性测定温度的比较

4.2.3 不同N源培养液中产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4.2.4 不同N源培养液中产几丁质外切酶活性测定

4.2.5 不同N源培养液中蛋白含量测定

4.2.6 几丁质酶活性染色测定

5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菌培养滤液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

5.1.2 产几丁质酶培养条件

5.1.3 根结线虫卵悬液的制备

5.1.4 卵孵化抑制率的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萨克拉普奇尼亚菌培养滤液对卵孵化的影响

5.2.2 南方根结线虫卵壳的形态变化

6 结论与讨论

7 展望

7.1 增强生防菌防效的稳定性

7.2 安全性评价

7.3 根结线虫生物防治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是世界性分布的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病原物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的重要植物检疫对象。该病害严重威胁我国保护地蔬菜和果树的生产。由于防治根结线虫的化学药剂所带来的环境和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利用天敌真菌防治植物线虫病害的生防措施有望成为替代措施之一。
   本研究对分离自北方根结线虫卵的萨克拉普奇尼亚串孢变种Pochoniasuchlasporiavar.catenataCFCC84965,进行了生物学、生化特性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防潜力的研究。
   1.采用玻片和平板菌落培养方法,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发现其在CMA培养基上生长较快,气生菌丝中等发达,白色至浅黄色;菌落背面为黄色至淡褐色;分生孢子梗长,大多从菌丝上直立生长,多分枝;分生孢子多串生,表面略粗糙;老熟菌丝上形成会聚的菌丝膨大细胞或形成少量的间生厚垣孢子。在琼脂培养基上可形成晶体。
   2.该菌菌丝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和雌虫均具有较强的寄生作用。被寄生的卵内充满菌丝且胚胎破坏,菌丝环绕于被寄生卵周围形成致密菌网和侵染钉,卵壳皱缩和凹陷,有时可见到菌丝上形成瓶梗细胞核分生孢子。胚前发育期的卵对菌丝的侵染敏感,即将孵化出2龄幼虫的卵很少被寄生。其菌丝接触雌虫体壁后形成侵染钉,穿透体壁,虫体皱缩变形。有关该菌对根结线虫雌虫的致病性是首次发现。
   3.该菌培养滤液中几丁质酶活性在不同的pH值的缓冲液以及不同温度下存在差异。当pH=5.0、T=28℃时,几丁质酶活性最高。
   4.该菌在四种不同N源培养液中产几丁质酶的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当N源为Tryptone时,活性最高,几丁质内切酶活性第6d达到高峰,为9.04μmol/hmL:几丁质外切酶活2d以后开始增加,第4d达到高峰。利用活性染色电泳测得两种几丁质酶的分子量分别为50.2kD和94.7kD(,)说明该菌具有较高产生几丁质酶的活性,其产生的几丁质酶可以引起根结线虫卵壳的裂解,抑制根结线虫卵的孵化。
   5.该菌的几丁质酶培养滤液对根结线虫卵孵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25℃下,培养滤液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及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培养7d,浓度为100%时,培养滤液对根结线虫的卵孵化抑制率最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