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口裂腹鱼源致病性爱德华菌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摘要

2012年和2013年的8月至10月间,四川省雅安市暴发齐口裂腹鱼急性败血症,从患病齐口裂腹鱼内脏器官和腹水分离到2株病原菌(Et-1和Et-2),其感染的临床特点主要为腹部膨大,腹腔内充滞含血腹水,体表和鳍条基部有大量出血斑,甚至溃疡和脓肿,肝、肾、脾肿大.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与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特性,初步判定其为迟钝爱德华菌.为研究该病原,进行了16S rDNA、gyrB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并对其毒力基因fimA和gadB进行了双重PCR鉴定和2个毒力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2分离株与GenBank中E.tarda 16S rDNA、gyrB基因、fimA基因和gadB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均达99%以上,且在MEGA 4.0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与E.tarda聚为一族,双重PCR扩增出441bp和582bp两条特异性条带,进而确认2分离株为致病性E.tarda。其感染齐口裂腹鱼病理组织损伤主要为骨骼肌坏死,肝脂肪变性,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透明滴状变,卡他性一坏死性肠炎,脑组织和鳃水肿,脑神经细胞变性、结构模糊,胶质细胞增生。人工感染健康鱼后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症状,从发病鱼内脏组织再分离的细菌特性与原感染菌相同。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左氧氟沙星和强力霉素等10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吉他霉素和阿莫西林等7种药物耐受。虽然,E.tarda宿主范围较广,但对鱼类感染E.tarda的报道多集中于鳗鲡、牙鲆、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典型温水性养殖品种,而冷水性鱼类感染E.tarda报道较少。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齐口裂腹鱼这一重要冷水性经济鱼类的迟钝爱德华氏菌病且该病。在雅安地区齐口裂腹鱼养殖业中,己连续两年暴发,有较高的致病性和致死性。该病可能是齐口裂腹鱼养殖业中的重要新病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