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评价上腔静脉阻塞价值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6h】

超声评价上腔静脉阻塞价值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和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1

中文摘要2

英文摘要2

前言和文献回顾

正文

第一部分动物实验兔上腔静脉阻塞模型的制作及其超声成像研究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统计学方法

4.结果

5.分析与讨论

6.结论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上腔静脉多普勒血流频谱变化及其规律的研究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统计学方法

4.结果

5.分析与讨论

6.结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1)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VX2组织悬液制作兔肿瘤性上腔静脉阻塞(SVCO)模型的可行性,并探讨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2)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观察兔肿瘤性SVCO模型的上腔静脉(SVC)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肿瘤生长与SVCO二维超声成像的关系及其多普勒图像特征.(3)分析实验性兔VX2肿瘤所致SVCO经直线加速器治疗前后肿瘤及SVC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与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之间的关系,评价肿瘤所致SVCO放射治疗的效果,为肿瘤所致SVCO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材料和方法:(1) 15只健康新西兰种兔用于制作肿瘤性SVCO动物模型.无菌操作制备VX2组织悬液.超声显像引导下缓慢推注VX2组织悬液0.1ml到SVC中、上段前方,推注压力适中以避免针道种植.于接种后9d开始每隔2d超声观察肿瘤形态、SVC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直至动物自然死亡.其结果与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比较.动物死亡后立即解剖,观察瘤体与SVC的关系,并采集标本.(2)对14只VX2肿瘤性SVCO兔模型的SVC进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观察,于接种12d后,每隔2d经右锁骨上窝切面,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测肿瘤形态、SVC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测量相关指标,与接种前的超声测值进行比较,并将二维超声测值与CT及尸体解剖结果作对照分析.(3)对13只兔VX2瘤性SVCO模型进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前后超声检测.使用放疗设备为Siemns Mevatron 6745数字型医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剂量为2gy,每次1分钟,每日一次,共10次;照射治疗10d后每周超声观察一次.超声检测肿瘤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检测SVC内径及血流速度变化,3次后处死动物.放疗前取肿瘤活检,处死后取肿瘤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对比分析放射治疗前后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4)麻醉药物均为氯胺酮注射液,按30mg/kg剂量肌注.使用超声仪器为美国产Sequoia 512型彩色电脑声像仪,探头频率3.5-7.0 MHz.(5)VX2瘤活体传代方法:将VX2肿瘤组织悬液约0.1ml注射到传代种兔的后大腿肌肉或皮下软组织内,待肿瘤生长至直径约0.5cm-1.0cm时取出,制备组织悬液.结论:(1)经皮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肿瘤组织悬液,建立兔VX2肿瘤性SVCO动物模型的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易行,种植部位准确,创伤小,动物易于存活;该肿瘤在纵隔内、SVC旁生长好;随其生长对SVC产生压迫和/或浸润所形成的SVCO与临床上SVCO患者的发病机制具有一致性,是较理想的肿瘤性SVCO实验动物模型.(2)使用兔VX2肿瘤所致SVCO动物模型,二维超声可显示肿瘤及SVC形态学变化,可以对SVCO分期,并探讨各期与肿瘤生长程度及SVC受损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能较敏感地显示兔VX2瘤所致SVCO时SVC五彩镶嵌样血流,或血流信号减弱以至消失;SVC的频谱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频谱形态、速度异常,SVC血流频谱在呼吸周期中的变化幅度减小.(3)移植于SVC旁的VX2肿瘤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用超声成像动态观察其疗效,随着肿瘤组织细胞死亡,声像图显示肿瘤内部及周边回声逐渐增强,肿瘤大小有回缩趋势,对SVC的压迫减轻,SVC内径增宽,梗阻减轻,多普勒显示SVC血流速度减慢.放疗后肿瘤直径、SVC内径及SVC血流速度不能完全恢复,说明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不能对VX2肿瘤完全灭活,这可能与VX2肿瘤恶性程度高,增殖活性及侵袭性强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