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对线粒体RNA表达和蛋白质体外合成的影响及干预因素的研究
【6h】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对线粒体RNA表达和蛋白质体外合成的影响及干预因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回顾

一 线粒体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二 线粒体mtDNA在脑缺血缺氧中的改变

三 线粒体mtDNA在脑缺血缺氧中的改变

四 针对线粒体所采取的缺血性脑损害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 图

展开▼

摘要

目的:缺血性神经元损伤是脑血管疾病中最经常发生的一种病理改变,常导致严重的后果.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了较好的治疗手段,使脑组织的血流得以及时恢复.但脑血流的重新恢复往往会引起神经元的再灌注损伤,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因此神经元的再灌注损伤一直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通过研究发现神经元的再灌注损伤的形式是神经细胞的凋亡.主要是通过:1)死亡受体途径2)线粒体途径.对于线粒体途径的神经元凋亡,多研究了线粒体结构功能变化及其在凋亡中的作用,而对线粒体编码基因mRNA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没有深入研究.作为细胞内唯一拥有DNA的细胞器,线粒体编码基因表达可能与核基因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不同,而且可能决定了线粒体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就是针对缺血性神经元损害中线粒体编码基因表达这一领域,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线粒体编码基因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干预因素对线粒体基因表达进行影响,借此阐明缺血性神经元损害时线粒体基因表达特点及利害因素,探讨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新机制,为神经元的再灌注损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手段.方法:1、用颈动脉分流法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选取海马CA1区神经元作为研究对象.2、应用PCR方法,对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Ⅱ、Ⅲ和ATP合成酶6、9亚基的mRNA的表达进行测定.3、用高浓度外源性ATP、高浓度腺苷及腺苷脱氨酶抑制剂、A2受体拮抗剂、L-肉毒碱及共轭亚油酸对线粒体的体外转录、翻译体系进行干预,并用PCR方法对线粒体编码基因cox Ⅰ、Ⅱ、Ⅲ和ATP合成酶6、9亚基的mRNA的表达进行干预后测定,借此了解干预因素对线粒体编码基因表达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