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骨面型生长发育期儿童颅底形态特征的研究
【6h】

不同骨面型生长发育期儿童颅底形态特征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缩略语表

前 言

文献回顾

1传统X线头影测量对不同骨面型生长发育期儿童颅底形态特征的研究

2几何形态测量对不同骨面型生长发育期儿童颅底形态特征的研究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临床病例汇报

个人简历

致 谢

展开▼

摘要

颅面部各组成部分的异常引起颅面部畸形,颅底作为颅面复合体的一部分,是否与颅面部畸形有关,一直受到正畸学学者的关注。早在1955年Bjork应用传统X线头影测量法(Conventionalcephalometricsanalysis,CCA)发现颅底的形态影响错(牙合)的形成后,相继有许多学者主要采用CCA对颅底与错(牙合)畸形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目前广泛用于正畸临床与研究的CCA是一种传统的形态测量方法,其原理是采用测量值的大小经统计学分析来研究形态特征的变化。近二十年来,数学、计算机与影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形态测量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种全新方法——几何形态测量(GeometricMorphometricsAnalysis,GMA)应运而生。本课题以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各40例,男女比例1∶1,年龄10-15岁)儿童治疗前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为研究对象,使用GMA和CCA两种方法,对不同骨面型生长发育期儿童颅底形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以全面分析不同骨面型的颅底形态特征,探讨颅底形态与错(牙合)的关系,从而对错(牙合)畸形的面部生长预测、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并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应用于颅面形态的研究提供帮助。 结果:1.骨性Ⅰ、Ⅱ、Ⅲ类错(牙合)的后颅底长(S-Ba、S-Ar)、前颅底长(S-N)、全颅底长(Ba-N)均有显著差异;颅底角(N-S-Ar、N-S-Ba)无显著差异。从Ⅲ类、Ⅰ类到Ⅱ类后颅底长(S-Ba、S-Ar)、前颅底长(S-N)、全颅底长(Ba-N)依次增大。S-N与SNA呈显著正相关、与SNB呈显著负相关;S-Ba、S-Ar与S-N-Pg、SNB呈显著负关系,与ANB呈显著正相关;N-S-Ba与S-N-Pg、SNA、SNB呈显著负相关,N-S-Ar与S-N-Pg、SNB呈显著负相关。 2.Ⅱ类与Ⅰ类颅底平均形状经TPS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后颅底区的方格直线不平行,发生扭曲变化,水平方向向后明显延长,伴向上的轻度抬高,特别表现在Ba点处;前颅底区主要是位于Se点处的方格直线向前下方明显改变。说明:Ⅱ类与Ⅰ类相比,前后两臂均有显著改变,都呈顺时针旋转,可使颅底角大小不发生变化。 3.Ⅲ类与Ⅰ类颅底平均形状采用TPS绘图分析结果显示:Ⅲ类颅底前后臂方格的最大改变也是位于Ba和Se点处,但变化的方向与Ⅱ类相反。颅底后臂呈现水平向前明显缩短、向下轻度扩张,集中表现在Ba点区;颅底前臂特别是S-Se区显示向前上的变化趋势。说明:Ⅲ类与Ⅰ类相比,前后两臂均有显著改变,且呈逆时针旋转,也有维持颅底角大小不变的趋势。 4.以Ⅰ类对照组为分母,Ⅱ类为分子,Ⅱ类与Ⅰ类的颅底平均形状经EDMA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线距Ba-S、Ba-PTM、Ba-Pt、N-S的比值大于1;线距Se-PTM的比值明显小于1。说明:Ⅱ类与Ⅰ类相比,最大变化发生在后颅底(Ba-S),长度增大,Ba点位置靠后;前颅底Se点的位置也明显向下方改变。 5.以Ⅰ类对照组为分母,Ⅲ类为分子,Ⅲ类与Ⅰ类的颅底平均形状经EDMA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线距Ba-S和Ba-PTM的比值明显小于1;线距Se-PTM、Se-PT的比值明显大于1。说明:Ⅲ类与Ⅰ类相比,发生最大变化的部位与Ⅱ类相同,在后颅底处,但长度减小,Ba点位置靠前;前颅底Se点的位置向上方明显改变。 结论:1.Ⅰ类、Ⅱ类和Ⅲ类骨面型的颅底形态明显不同。三种骨面型错(牙合)的颅底角大小无显著差异,但后颅底长、前颅底长、全颅底长从Ⅲ类、Ⅰ类到Ⅱ类依次增大。与Ⅰ类相比,Ⅲ类颅底的最大变化发生在后颅底,后颅底点Ba的位置靠后;前颅底处的Se点位置也有较大改变,明显靠下。后颅底向前下方改变,前颅底(S-Se)向前上方变化,前后颅底的旋转方向一致,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可使颅底角的大小无改变;Ⅱ类与Ⅲ类的颅底变化部位一致,但变化方向相反,前后颅底均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颅底形态与骨性错(牙合)的形成类型有关,直接影响上下颌骨的位置。后颅底与下颌骨的位置密切相关;前颅底与上颌骨的位置密切关系;颅底角也影响下颌骨的位置。 3.对不同骨面型儿童的颅底形态特征的研究可以为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机制、正确诊断、预后评估以及面部生长预测提供帮助。 4.CCA虽然存在不足,但是简便易行,应用广泛,目前仍是用于正畸临床与研究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在正畸临床对个体病人的诊断及矫治计划的拟定时,有着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地位。 5.在进行群体颅面形态研究时,GMA可弥补CCA的不足,在某些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能全面、直观地分析颅面形态的特征,有望成为用于正畸领域的又一有价值的研究工具。 6.GMA与CCA结合分析颅面形态时,可相互补充、相互映证、更加全面地显示颅面形态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