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耐药基因mecA阻断策略逆转MRSA及MRSE耐药性的研究
【6h】

耐药基因mecA阻断策略逆转MRSA及MRSE耐药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回顾

一、细菌耐药性现状及治疗策略

二、反义寡核苷酸的研究现状

三、脂质体的研究现状

前言

正文

第一部分 新型高效包裹反义脱氧寡核苷酸的纳米微粒脂质体的制备

第二部分 纳米微粒脂质体包裹抗mecA反义寡核苷酸逆转MRSA耐药性的体外及体内实验研究

第三部分 纳米微粒脂质体包裹抗mecA反义寡核苷酸逆转MRSE耐药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最重要的致病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因此由MRSA和MRSE引起的感染,治疗十分困难,病死率很高。近年来MRSA和MRSE的感染率逐年上升,特别是MRSA,其传播已经不止局限于医院内,社区获得性MRSA(CA-MRSA)的检出率日益增多,并且呈现广泛传播和扩大流行的趋势。CA-MRSA能够在健康人群中引起严重的甚至致命的感染,它的流行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并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目前治疗MRSA和MRSE最有效的药物是万古霉素,然而对万古霉素耐药的MRSA的出现,迫使人们必须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控制MRSA和MRSE感染的策略。MRSA和MRSE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生成了由mecA编码的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我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阻断耐药基因mecA的上游调控基因mecR1的表达能够部分逆转MRSA的耐药性。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递药系统;同时mecA的上游调控基因在临床菌株中容易发生突变或缺失,因此抗mecR1的PS-ODN对mecR1表达的抑制作用有限,而且只对部分携带完整SCCmec元件的临床菌株有效。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中我们的目的有二:1.根据细菌细胞壁以及PS-ODN的特性,我们通过改良配方制备了新型的高效转染PS-ODN的脂质体;2.以SCCmec元件中的下游耐药基因mecA为靶基因,观察体内体外实验中PS-ODN能否完全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和MRSE的抗菌活性。
  方法:
  1.新型高效包裹反义脱氧寡核苷酸的纳米微粒脂质体的制备:以mecAmRNA为靶基因设计合成硫代反义寡核苷酸;将25KD的PEI与PS-ODN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成荷正电荷的纳米微粒,选用蛋黄卵磷脂(EPC)、二肉豆蔻酰磷脂酰甘油(DMPG)和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2000-DSPE)以薄膜分散法制备包裹PS-ODN/PEI纳米微粒的脂质体;用粒径分析仪测定纳米微粒和脂质体的平均粒径;用葡聚糖凝胶过滤法分离未被包封的PS-ODN/PEI纳米微粒和脂质体;紫外法测A260nm值计算脂质体的包封率;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评估脂质体的稳定性。
  2.脂质体包裹的抗mecAmRNA的PS-ODN010、PS-ODN853逆转MRSA耐药性的体内体外实验研究:以脂质体为载体将包裹的PS-ODN010或PS-ODN853转染到MRSA菌体内。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计数菌落数(CFU)并测定的MRSA生长曲线,观察给予PS-ODN010、PS-ODN853后苯唑西林对MRSA生长的影响;观察给予PS-ODN853后抗生素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S-ODN853对靶基因mecA表达变化的影响;构建BALB/c小鼠的败血症模型,并观察给予PS-ODN853后,苯唑西林是否能够提高小鼠的存活率。在体外实验中包裹PS-ODN010或PS-ODN853的脂质体分别设0.7、2、6、18μM四个组,同时设PBS对照组、包裹PBS脂质体组、包裹随机对照链PS-ODN203(18μM)脂质体组、游离PEI(0.2μM)组、裸PS-ODN010或PS-ODN853(18μM)组。在动物实验中设生理盐水对照组、苯唑西林组、空白脂质体加苯唑西林组、裸PS-ODN853加苯唑西林组以及脂质体包裹PS-ODN853(2.5、5、10mg/kg)加苯唑西林组,上述分组中的苯唑西林给药量均为100mg/kg、2/日、连续7天,裸PS-ODN853为10mg/kg/日、连续3天,脂质体为1/日、连续3天。
  3.脂质体包裹的抗mecAmRNA的PS-ODN853逆转MRSE耐药性的研究:用脂质体将包裹的PS-ODN853转染到MRSE菌体内。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计数CFU并测定MRSE的生长曲线,观察给予PS-ODN853后苯唑西林对MRSE生长的影响;观察给予PS-ODN853后抗生素对MRSE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S-ODN853对靶基因mecA表达变化的影响。实验中包裹PS-ODN853的脂质体分别设0.7、2、6、18μM四个组,同时设PBS对照组、包裹PBS脂质体组、包裹随机对照链PS-ODN203(18μM)脂质体组、游离PEI(0.2μM)组和裸PS-ODN853(18μM)组。
  结果:
  1.新型高效包裹反义脱氧寡核苷酸的纳米微粒脂质体的制备:PS-ODN/PEI纳米微粒和脂质体的粒径分别为(84.8±21.7)nm和(217.1±78.6)nm,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79.7±2.69)%。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将脂质体混悬液放置于4℃和室温14d后,脂质体的载药量分别为初始载药量的76.32%和70.1%,但与4℃相比脂质体放置于室温时其载药量的变化波动较大。脂质体混悬液于37℃放置时,放置2d后脂质体的载药量仅为初始载药量的61.69%,约40%的PS-ODN渗漏到脂质体外,表明脂质体在体内37℃时有较好的释药率,能缓慢的将包裹的药物释放。
  2.脂质体包裹的抗mecAmRNA的PS-ODN010、PS-ODN853逆转MRSA耐药性的体内体外实验研究: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脂质体包裹PS-ODN010、PS-ODN853组的MRSA(WHO-2或MRSA071001)的菌落数均明显减少(P<0.01),而空白脂质体组、随机链对照组和游离PEI组的菌落数无显著性的减少(P>0.05),裸PS-ODN组MRSA的菌落数也明显减少(P<0.01),但与脂质体包裹PS-ODN组相比,脂质体包裹PS-ODN组的CFU减少的更加明显(P<0.01)。⑵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脂质体包裹PS-ODN010、PS-ODN853组苯唑西林明显的抑制了MRSA(WHO-2或MRSA071001)的生长,并且PS-ODN的浓度越大,苯唑西林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而空白脂质体组、随机链对照组、游离PEI组和裸PS-ODN组MRSA的生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⑶给予18μM脂质体包裹的PS-ODN853后,苯唑西林等6种抗生素对WHO-2及5株MRSA临床菌株的MIC值均明显降低。⑷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脂质体包裹的PS-ODN853能明显抑制基因mecAmRNA的表达,并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效应。而随机对照链PS-ODN203对mecA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⑸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脂质体包裹的2.5、5、10mg/kgPS-ODN853治疗组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26.7%、46.7%和53.3%,而其它对照组的小鼠全部死亡;脂质体包裹的PS-ODN853治疗组的血液培养物中的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3.脂质体包裹的抗mecAmRNA的PS-ODN853逆转MRSE耐药性的研究: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脂质体包裹PS-ODN853组的MRSE070901的菌落数明显减少(P<0.01),而空白脂质体组、随机链对照组和游离PEI组的菌落数无显著性的减少(P>0.05),裸PS-ODN853组MRSE的菌落数也明显减少(P<0.01),但与脂质体包裹PS-ODN853组相比,脂质体包裹PS-ODN853组的CFU减少的更加明显(P<0.01)。⑵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脂质体包裹的PS-ODN853组苯唑西林明显抑制了MRSE070901的生长,并且PS-ODN853的浓度越大,苯唑西林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而空白脂质体组、随机链对照组、游离PEI组和裸PS-ODN853组MRSE070901的生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⑶给予18μM脂质体包裹的PS-ODN853后,苯唑西林等6种抗生素对MRSE070901的MIC值明显降低。⑷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脂质体包裹的PS-ODN853能明显抑制基因mecAmRNA的表达,并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效应,而随机对照链PS-ODN203对mecAmRNA的表达没有影响。
  结论:
  1.脂质体包裹的抗mecAmRNA的反义硫代脱氧寡核苷酸(PS-ODN853和PS-ODN010)能够选择性抑制MRSA标准菌株WHO-2及临床菌株的耐药基因mecA的表达,进而能够有效的逆转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恢复其敏感性;
  2.我们首次在小鼠感染模型上观察到脂质体包裹的PS-ODN853能够恢复WHO-2对苯唑西林的敏感性,部分恢复了苯唑西林对WHO-2的杀菌作用,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到53.3%。
  3.脂质体包裹的抗mecAmRNA的反义硫代脱氧寡核苷酸(PS-ODN853)能够选择性抑制MRSE临床菌株耐药基因mecA的表达,从而能够有效的逆转MRSE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恢复其敏感性;
  4.我们首次制备了新型的包裹PS-ODN/PEI纳米微粒的脂质体,该脂质体易于制备,包封率高,性质稳定。药效学实验证明了我们制备的新型脂质体能将其包裹的PS-ODN/PEI纳米微粒有效的转染入MRSA和MRSE菌体内,从而使PS-ODN能够有效的抑制靶基因mecA的表达,表明该新型脂质体可以作为转染PS-ODN进入细菌体内的有效载体;
  5.以细菌的耐药基因为靶点,应用反义技术抑制其表达,从而逆转耐药细菌的耐药性,恢复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使失效的抗生素重新发挥其疗效,这种方法可能成为人们对抗耐药细菌的新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