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松草属植物资源调查与育种研究
【6h】

唐松草属植物资源调查与育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园林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1.1.1 园林植物辐射育种研究进展

1.1.2 园林植物矮化技术研究进展

1.1.3 园林植物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2 唐松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1.2.1 唐松草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1.2.2 形态学方面的研究

1.2.3 繁育方面的研究

1.2.4 孢粉学方面的研究

1.2.5 药用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1.2.6 瓣蕊唐松草的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唐松草属植物资源调查

2.1 调查地点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资源分布与生境

2.2.2 伴生植物与自然群落

2.2.3 生物学特性

2.2.4 观赏特性

2.3 讨论

3 唐松草辐射育种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辐射处理对唐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3.2.2 辐射对唐松草种子根系生长的影响

3.2.3 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3.3 讨论

4 唐松草矮化技术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矮壮素对唐松草株高的影响

4.2.2 矮壮素对唐松草茎粗的影响

4.2.3 矮壮素对唐松草节间长度的影响

4.2.4 矮壮素对唐松草叶长和叶宽的影响

4.2.5 矮壮素对唐松草生理指标的影响

4.2.6 矮壮素对唐松草根系的影响

4.3 讨论

5 唐松草、东亚唐松草杂交试验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杂交亲本选择标准

5.1.2 花粉活力测定

5.1.3 杂交组合方法

5.1.4 杂交技术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花粉活力

5.2.2 杂交结果

5.3 讨论

6 唐松草花芽分化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未分化时期

6.2.2 花萼分化期

6.2.3 雄蕊分化期

6.2.4 雌蕊分化期

6.3 讨论

7 瓣蕊唐松草种子形态特征及萌发特性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1.3 测定指标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种子形态及千粒质量

7.2.2 种子吸水率

7.2.3 环境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7.2.4 浸种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7.2.5 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7.3 讨论

8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唐松草(Thalictrumaquilegifoliavar.sibiricum)及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petaloideum)是毛茛科唐松草属多年生草本,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且喜阳又耐阴,具有极大的园林应用潜力。
   本文在对青岛崂山地区及烟台莱阳娘娘山地区的唐松草属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辐射育种、杂交育种对唐松草进行新品种培育,并对瓣蕊唐松草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唐松草属植物主要分布于50-1500m的山地、林下、坡地、林缘、路旁、疏林草地,多数为集群式生长,少数为散点式分布。喜阳又耐阴,适应性强。野生状态下主要靠根茎进行营养繁殖。
   2.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唐松草种子,剂量率为4Gy·min-1,发现辐射可使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并抑制根系的生长,最大剂量150Gy时相对发芽率为对照的52.6%,唐松草种子最适宜辐射剂量为150-180Gy。辐射后幼苗的叶片明显大于未辐射植株叶片。
   3.以唐松草为父本,东亚唐松草为母本进行杂交,未获得杂交种子。
   4.唐松草为当年一次分化的开花类型,早春开始花芽分化,当年4月下旬开花。
   5.对生长旺盛期的唐松草植株进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随着浓度的增加,株高呈现“低—高—低”的节律,以500mg/L矮壮素处理的高度最低。
   6.瓣蕊唐松草分布范围较窄,种子为长椭圆形,千粒重为1.663g,20℃为最佳适宜发芽温度,发芽率达到49.34%。浸种温度50℃时,对瓣蕊唐松草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赤霉素处理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