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兔子盐酸吸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6h】

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兔子盐酸吸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一. 胃内容物吸入性肺损伤机制

二. PS的组成和功能

三. 酸吸入性ALI/ARDS中应用PS治疗的方法

正文

实验一 建立盐酸吸入性肺损伤模型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实验二 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干预作用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胃液误吸是临床危、急症病人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又是ARDS的重要病因之一,而ALI被认为是ARDS的早期阶段,因此研究ALI模型对ARDS的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胃液吸入所导致的ALI/ARDS包括两个时相。第一时相:胃酸对肺泡-毛细血管膜的直接损伤;第二时相:第一时相之后所引起的继发性肺损伤(大约发生在误吸后4小时)。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表明在胃液误吸后的第一时相立即给予PS,具有改善ARDS肺换气功能和力学特性等作用,预后较好。而本研究拟通过建立盐酸吸入性ALI模型,在盐酸吸入后4小时(继发性肺损伤阶段),给予自制PS干预,探讨外源性PS对临床上这一类发现相对较晚ALI/ARDS病人的救治意义。
  目的
  本试验以兔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盐酸吸入性肺损伤模型。在盐酸吸入后引起的继发性肺损伤阶段,外源性给予PS干预,之后共观察6h,并动态监测各预设时间点PaO2、PaCO2,以及处死后左下肺组织湿/干(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TP)含量、WBC总数和左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材料与方法
  1.动物分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体重1.7~2.3kg,随机分3组,每组6只,即健康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
  2.建立模型:速眠新针(0.2ml/kg)肌肉注射麻醉后,将兔子仰卧固定于操作台上,颈正中切口,分离颈总动脉、气管。将一10ml注射器针头经暴露的气管处插入兔子气管内并固定,用于吸入稀HCL造模和PS给药。右侧颈总动脉插入静脉留置针,便于采血,稳定15min后开始制造模型。先右侧体位,头部抬高45°角,右侧支气管内缓慢滴入pH=1.5的盐酸2ml/kg(总量的0.6倍),然后缓慢推入2毫升的空气,停留5分钟后,同上述方法向左肺内注入盐酸总量的0.4倍,并推注2毫升的空气,使其均匀弥散。实验动物氧合指数﹤300mmHg的动物为酸吸入性肺损伤兔子。
  3.方法:治疗组:在盐酸注入后4小时经气管导管给予PS120mg/kg(浓度为80mg/ml)进行干预;对照组及模型组:在相应时间经气管导管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在注入HCL前0.5h、注入HCL后4h及治疗后0.5h、2h、4h、6h经颈总动脉采集1ml血测血气。之后处死动物,距气管叉0.3cm处切断。分离气管并经切口插入气管插管且固定,迅速开胸。结扎左肺,右肺采用4℃无菌生理盐水共60ml分3次进行灌洗,每次灌洗时均将生理盐水缓慢注入,反复抽吸3次后缓慢抽出。回收的BALF经纱布过滤后,于4℃以1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置于-80℃超低温冰箱冻存,供以后测定其中TP含量;细胞沉淀悬浮于1ml生理盐水中,取部分悬液经甲紫染色后常规计数WBC总数;然后取左肺下叶,冷生理盐水冲净,无菌纱布拭干,即刻称湿重,然后于烘箱(80℃,48h)烘干至恒重,称干重,计算肺组织W/D,表示肺组织含水量。取左肺上叶经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包埋、切片行HE染色后行常规病理学检查。
  结果
  1.各组PaO2及PaCO2的变化
  造模前,三组动物的PaO2及PaCO2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组、治疗组在HCL吸入后PaO2逐步降低,PaCO2逐步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经PS治疗后,各时间点的PaO2及PaCO2显著改善(P<0.01),但仍然无法恢复到健康对照组的水平(P<0.01)。
  2.肺渗透性检测
  治疗组BALF中TP、WBC总数及左肺下叶W/D,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仍然无法恢复到健康对照组的水平(P<0.01)。
  3.肺组织肉眼观
  对照组为正常肺组织。模型组见肺组织水肿,表面可见暗红色点、片状出血区,以双下肺背侧为主,切面可见血性渗液。治疗组见肺组织表面呈粉红色,均匀一致,未见明显水肿,部分切面有少量渗液。
  4.光镜下观察
  对照组的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的肺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可见:不同程度的肺泡和肺间质水肿,肺泡间隔及小叶间隔断裂、破坏,并有散在出血。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扩张,有透明膜形成。肺间质及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以上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结论
  在盐酸吸入后引起的继发性肺损伤阶段,外源性给予PS干预,可以显著改善PaO2及PaCO2,降低BALF中TP、WBC总数及左肺下叶W/D,肺组织病理结构改善明显,但是仍然无法恢复到健康对照组的水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