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噪声对小鼠耳蜗外侧壁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和Connexin31表达的影响
【6h】

噪声对小鼠耳蜗外侧壁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和Connexin31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耳蜗外侧壁解剖生理

2 噪声性耳聋机制研究进展

3 缝隙连接蛋白研究进展

正文

实验一 小鼠噪声性耳聋模型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在噪声性耳聋小鼠耳蜗外侧壁的表达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31在噪声性耳聋小鼠耳蜗外侧壁的表达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实验一小鼠噪声性耳聋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小鼠噪声性耳聋模型,为后续实验中观察噪声后缝隙连接蛋白Cx26和Cx31在小鼠耳蜗外侧壁的表达变化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随机将26只成年雄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13只和噪声组13只。噪声组给予115dB白噪声,每天6小时,共2天;噪声结束后取耳蜗制备冰冻切片行HE染色;取耳蜗外侧壁组织行透射电镜观察;测量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对照组无处理。
  结果:HE染色显示噪声暴露后,外侧壁螺旋韧带处细胞胞核染色加深,胞核线条僵硬,胞浆中空泡形成;血管纹未见明显肿胀,可见较大的细胞间隙形成;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噪声组小鼠耳蜗外侧壁组织细胞水肿,胞浆内线粒体极度肿胀,大量空泡形成,部分空泡内尚可见残存线粒体结构;噪声组小鼠的ABR反应阈值在噪声后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本实验可以建立稳定且可靠的噪声性耳聋模型,为进一步观察噪声对耳蜗外侧壁缝隙连接蛋白Cx26和Cx31表达的影响奠定实验基础。
  实验二 Connexin26在噪声性耳聋小鼠耳蜗外侧壁的表达
  目的:观察Cx26在噪声性耳聋小鼠耳蜗外侧壁表达的变化。
  方法:取对照组和噪声组小鼠的耳蜗组织冰冻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噪声前、后耳蜗外侧壁处Cx26表达的变化;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噪声后Cx26细胞内转运相关蛋白——微管蛋白β-Tubulin的形态学变化;分别提取对照组和噪声组小鼠耳蜗外侧壁组织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x26编码基因Gjb2 mRNA表达变化。
  结果:对照组和噪声组小鼠耳蜗螺旋韧带和血管纹基底细胞层均可见Cx26表达;噪声组小鼠耳蜗外侧壁Cx26表达较对照组减弱;噪声后耳蜗外侧壁细胞微管排列紊乱,局部出现浓集现象;噪声组小鼠耳蜗外侧壁组织Gjb2的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
  结论:噪声引起小鼠耳蜗外侧壁Cx26表达下调,Cx26可能参与了噪声性耳聋的发病机制。
  实验三 Connexin31在噪声性耳聋小鼠耳蜗外侧壁的表达
  目的:观察噪声对耳蜗外侧壁Cx31表达的影响。
  方法:取对照组和噪声组小鼠的耳蜗冰冻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法观察耳蜗外侧壁处Cx31表达的变化;分别提取对照组和噪声组小鼠耳蜗外侧壁组织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x31编码基因Gjb3 mRNA表达变化。
  结果:对照组和噪声组小鼠耳蜗螺旋韧带均可见Cx31表达,血管纹处未见阳性表达,但噪声组小鼠耳蜗外侧壁免疫荧光染色阳性反应较对照组减弱;噪声组小鼠耳蜗外侧壁组织Gjb3的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噪声引起小鼠耳蜗外侧壁Cx31表达下调,Cx31可能参与了噪声性耳聋的发病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