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血液学检测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6h】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血液学检测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流行病学

2.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的临床表现

3.DVT的鉴别诊断

4.DVT的诊断

5.DV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6.展望

正文

实验一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血液学检测

1 实验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 实验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进入21世纪,我国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17%。与此同时,老年性关节疾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继而,人工关节置换的数量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表明,仅美国一年的膝关节置换数量就超过了40万例,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00万例。
  然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检测血浆D-二聚体来反映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凝血及血栓形成情况,但由于存在假阳性率、假阴性和检测方法不一导致结果差异较大等问题,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甚差。为了找出更加特异、敏感的单一指标,或者找出几个指标复合的诊断策略,本课题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Colordopplerultrasoundbloodflowdetector)动态观察了148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DVT形成情况,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degradationproduct,FDP)、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precursorprotein,TpP)、凝血酶原片段(Prothrombinfragment1+2,F1+2)及凝血酶-抗凝血酶(Thrombin-antithrombin,TAT)等指标,将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结合,分析各个指标对于诊断DVT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评价各个指标的诊断价值。为了明确哪些因素是关节置换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我们将患者分为DVT阳性组和DVT阴性组,术前术后详细记录患者病史、体征及相关临床因素,分别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病史、体征及临床因素与患者发生DVT的相关性,确定哪些因素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及时地发现DVT高危患者提供指导,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将DVT引起的危害降到最低。
  实验一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血液学检测
  目的:探索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早期诊断的血液学指标。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148例,其中全膝关节置换(Totalkneearthroplastic,TKA)62例,全髋关节置换(Totalhiparthroplastic,THA)82例和全踝关节置换(Totalanklearthroplastic,TAA)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第3、第7天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D、FIB、FDP,采用ELISA方法检测DD、TpP、F1+2及TAT;术前和术后第3、第7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仪检测下肢DVT的形成。将患者超声结果分为DVT阳性组和DVT阴性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分析上述指标对于DVT的诊断价值,分别研究各个指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术后44例发生DVT,发生率为29.7%。结果表明采用免疫比浊法测量的3个指标中,DD和FDP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79.8%和67.9%,P<0.05,而FIB的曲线下的面积仅为57%,且P>0.05。在用ELISA方法检测的4个指标中DD、TpP和TA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7.5%、72.3%和78.3%,P值<0.05,F1+2的P值为0.09。结论:DD,TAT,TpP,FDP对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形成有诊断价值。其中DD的诊断价值较高,并且采用ELISA方法检测的DD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实验二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索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1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体征及相关临床因素。术后将患者分为DVT阳性组和DVT阴性组,分析这些临床因素与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有无相关性。结果:术后44例发生DVT,发生率为29.7%。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MI≥25kg/m2、年龄≥65岁、全身麻醉和膝关节置换是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越高、体重越大、膝关节置换、采用全身麻醉是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发生DVT的主要危险因素,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