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壳聚糖海绵复合脂肪干细胞膜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颅骨极限骨缺损愈合促进作用的研究
【6h】

壳聚糖海绵复合脂肪干细胞膜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颅骨极限骨缺损愈合促进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糖尿病及其对骨组织的影响

2. CSD及其研究现状

3. 壳聚糖在促进骨再生领域中的应用

4. ASCs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T2DM大鼠颅骨CSD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壳聚糖海绵复合ASCs膜片对T2DM大鼠颅骨CSD愈合促进作用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进步与创新,T2DM已是种植非禁忌证,但是T2DM患者的种植失败率仍明显高于正常患者。在临床工作中,糖尿病患者拔牙后拔牙窝常可见骨愈合不良,即使植入常规骨替代材料后其骨愈合效果往往也并不理想。因此,研究适合 T2DM患者的骨替代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ASCs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对骨缺损修复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是骨组织工程中的干细胞理想来源。因此我们提出,采用ASCs构建的生物材料对T2DM状态下的骨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评价生物材料成骨效应之前,首先应当建立的是标准的CSD模型,遗憾的是如今国内外对于CSD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正常动物模型,对于T2DM状态下CSD的大小尚属未知,这势必影响评价骨修复材料在T2DM状态下的生物活性的可信度。
  基于此,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通过构建T2DM大鼠及正常大鼠颅骨系列骨缺损模型,探索 T2DM状态下大鼠颅骨 CSD值;其次,以壳聚糖海绵为支架,与ASCs膜片复合后植入T2DM大鼠颅骨CSD模型,观察壳聚糖海绵复合ASCs膜片对T2DM大鼠颅骨CSD模型骨愈合的促进作用。
  第一部分T2DM大鼠颅骨CSD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T2DM大鼠颅骨CSD值的大小。
  方法:选择SPF级9周龄SD大鼠,体重300-320 g,用高脂高糖饲料+小剂量STZ腹腔注射诱导T2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T2DM大鼠及正常大鼠各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分别于颅骨中央区制备直径为2、3、4、5 mm,穿透颅骨到达硬脑膜的骨缺损;术后8周取材,分别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及组织学染色。
  结果:T2DM大鼠行颅骨缺损术后8周,直径2 mm的颅骨缺损愈合完全,X线阻射,组织学检测可见新骨生成良好;直径3、4、5 mm的颅骨缺损愈合不完整,X线透射,新骨生成不足。正常大鼠直径2、3、4 mm的缺损愈合完全,X线阻射,组织学检测可见新骨生成良好;直径5 mm的缺损未见愈合,X线透射,新骨生成较少。
  结论:T2DM大鼠的颅骨骨缺损区愈合明显差于正常大鼠;T2DM大鼠颅骨CSD参考直径可定义为3 mm。
  第二部分壳聚糖海绵复合ASCs膜片对T2DM大鼠颅骨CSD愈合促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壳聚糖复合ASCs膜片能否促进T2DM大鼠颅骨CSD的愈合。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原代ASCs细胞,通过BCIP/NBT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茜素红染色观察ASCs的成骨能力,油红O染色观察ASCs的成脂能力;使用冷冻干燥机制备壳聚糖海绵;诱导ASCs成膜后与支架海绵复合,通过DAPI染色、SEM观察壳聚糖海绵携带ASCs的能力;天狼星红染色观察ASCs膜片成胶原能力;并将壳聚糖复合ASCs膜片植入到T2DM大鼠颅骨CSD骨缺损区,对照组仅制备缺损不移植任何材料,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各5只。8周后取材,通过大体观察、Micro CT扫描、组织学染色观察壳聚糖复合ASCs膜片对于T2DM大鼠颅骨CSD愈合的促进情况。
  结果:ASCs具有成骨、成脂多向分化能力;壳聚糖海绵能够很好的携带ASCs;ASCs膜片中含有大量的胶原;壳聚糖海绵复合ASCs膜片植入到颅骨CSD区后,T2DM大鼠颅骨 CSD区的骨愈合能力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
  结论:壳聚糖海绵复合ASCs膜片能够很好的促进T2DM大鼠颅骨CSD的骨愈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