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主要油料作物及谷物胚芽活性物质研究
【6h】

主要油料作物及谷物胚芽活性物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发芽是目前市场上改善谷物营养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加工手段可以提高蛋白利用率,降低脂肪,生成脂肪酸和氨基酸等易于人体吸收的小分子活性物质,而且许多具有功能特性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也会有所增加,使人们获得的营养更加全面。因此,研究谷物发芽状态下生物活性物质的规律变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以花生、绿豆、黄豆、玉米、糙米和小麦为原料,经过种子萌发,探究其发芽前后生物活性物质的规律变化,确定萌芽最佳时期,为研究对机体健康有保健功能的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内容如下:
  1、花生及其胚芽的活性物质研究。通过氨基酸分析仪、GC和HPLC-MS等多种仪器测定花生发芽前后的氨基酸、脂肪酸以及功能性成分白藜芦醇。结果表明,发芽对花生的蛋白质的含量影响较小,总氨基酸含量在发芽0~48h时比对照增加,之后有所减少。发芽72h内,氨基酸总量增加了5%,7种测定的必需氨基酸,蛋氨酸(Met)的含量变化最明显,是对照的2.27倍。发芽会显著降低了花生中的粗脂肪含量,发芽72h后,粗脂肪含量降低了14.15%。5种脂肪酸随发芽时间不同也有明显变化,发芽0~24h时亚油酸含量上升,之后开始下降,在48h时含量最低;油酸在发芽0~12h有上升趋势;而棕榈酸和硬脂酸在发芽初期略有减少,发芽48h后含量又有所上升,而亚麻酸含量变化最为剧烈,发芽24h后仅为对照的51%,但是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该脂肪酸的含量又会有所回升。70%乙醇对花生中白藜芦醇的提取效果最好。发芽显著提高了花生中的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含量,当发芽时间为48h时两者的含量最高为5.74μg/g,分别是对照的40倍和70倍;热处理温度后,白藜芦醇苷含量略有减少,白藜芦醇增加,但总体看来,白藜芦醇的热稳定性还算良好。
  2、豆类及其胚芽的活性物质研究。通过氨基酸分析仪、GC、HPLC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多种仪器测定绿豆、黄豆发芽前后的氨基酸、脂肪酸、功能性成分大豆低聚糖和大豆异黄酮以及抗营养因子植酸等。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蛋白质的含量变化较小。在发芽过程中绿豆氨基酸总量在发芽72h时达到最高值25.82%,增加11.77%,大豆在发芽60h时达到最高值,为48.79%,增加19.67%。绿豆发芽后棕榈酸、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8.06%,总含量上升了1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却下降8%,尤其是棕榈酸发芽72h后含量增加达到28.5%。大豆发芽后硬脂酸、棕榈酸等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有所下降,约为2.8%,而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所上升,约为13%,尤其是亚油酸发芽48时含量增加达到55.16%。和原样大豆相比,发芽大豆中大豆苷和大豆苷元增加了34.13%和82.8%,;染料木苷含量降低,发芽60h减少了32.1%;染料木素增加3倍有余。大豆功能性低聚糖含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发芽0h时,水苏糖和棉籽糖含量都有大幅度减少,分别降低了52.5%和49.7%;之后棉籽糖含量变化不是很大,水苏糖发芽60h时降低了40%。在不同温度的浸泡后,60℃和80℃处理的大豆低聚糖提取量较高。实验选用响应面和回归方程对发芽大豆中植酸含量进行分析,最优工艺条件是:提取时间15min,15%TCA,37℃提取温度。大豆发芽60h内,植酸下降了35%。不同温度处理下,植酸含量一直减少。
  3、谷物类及其胚芽的活性物质研究。通过氨基酸分析仪、GC、ICP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多种仪器测定谷物发芽前后的氨基酸、脂肪酸以及功能性成分玉米GSH、糙米GABA和小麦阿魏酸等。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蛋白质的百分含量浮动较小。在发芽72h内,玉米发芽48h氨基酸总量增加8.7%,糙米发芽24h增加18%,而小麦氨基酸总量增加5%。玉米发芽后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下降3.7%,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4.5%,在发芽时间为0~24h时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比对照都有所增加;糙米发芽72h后棕榈酸、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4.7%,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幅度较小。小麦在发芽72h时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仅下降0.4%,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3.5%。实验选用响应面和回归方程对发芽玉米GSH进行分析,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时间15min、PH3.91、料液比1:13.38。原样玉米GSH是1.82mg/g,浸泡时减少了23.6%,发芽60h含量增加41%,经热处理后,发芽玉米中GSH含量降低。原样糙米中GABA是0.25mg/g,浸泡后,减少了60%,发芽36h含量达最高值,增幅50倍。对发芽小麦中阿魏酸进行正交提取试验,其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5g/mL、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45℃。原样小麦中阿魏酸是9.34μg/g,发芽72h增加了146%。由于阿魏酸酯酶的最适温度是40℃,采用不同温度处理小麦芽后,阿魏酸的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