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安城区地下水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
【6h】

西安城区地下水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依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自然地理与地下水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

2.1.1地理位置

2.1.2气候

2.1.3水文

2.1.4社会经济

2.2地下水环境条件

2.2.1地质地貌

2.2.2水文地质条件

2.2.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

2.2.4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2.3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2.3.1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3.2地下水水资源开采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西安城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污染源分析

3.1西安城区地下水污染现状

3.1.1西安城区潜水污染现状

3.1.2西安城区承压水污染现状

3.2西安城区地下水污染源分析

3.2.1工业废水的污染

3.2.2工业废气的污染

3.2.3地表水污染

3.2.4污水灌溉及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污染

3.2.5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

3.3地下水的污染方式和污染途径

3.3.1地下水的污染方式

3.3.2地下水的污染途径

第四章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趋势分析

4.1西安城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4.1.1评价因子

4.1.2评价标准

4.1.3评价方法

4.1.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4.1.5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4.2西安城区地下水污染变化趋势

4.2.1地下水主要污染物含量变化趋势

4.2.2地下水主要污染物超标面积变化趋势

第五章西安城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5.1技术层面的措施

5.2管理层面的措施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西安城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以现有资料为基础,将水文地质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依据水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评价等理论和方法,分析西安城区地下水的污染特征与主要污染源;开展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趋势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为西安城区地下水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借鉴。 1.通过2005年与2004年同期各化学组分对比得出:潜水中氟化物、铁超标点有所减少,总固体、总硬度、氯化物和六价铬的超标点略高;承压水中,总固体、亚硝酸盐、锰、铁超标点分别减少1个、2个、1个、1个,总硬度的超标点增加1个。 2.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地表水、污水灌溉及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城市生活污水。其中工业废水污染最大的行业是造纸和纸制品业;工业废气首要污染行业为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 3.根据2001-2005年潜水水质监测资料,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西安城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优良区、良好-较好区、较差区和极差区分布面积分别占评价区面积的48.9%、15.7%、34.75%和0.65%。 4.通过Daniel趋势检验法对2001-2005年潜水中污染物进行趋势检验,得出:5年来,潜水中总固体、总硬度、氯化物、六价铬及氟化物的污染呈下降趋势;硝酸根无显著变化;砷、酚多年无检出,含量基本稳定。 5.利用1991-2005年地下水水质分析资料,对地下水中5种主要污染物的超标区面积变化趋势分析可知:总硬度的超标区面积下降最显著,平均每年下降11.50km2;硝酸盐和总固体超标区面积平均每年下降7.2 km2和6.9 km2;氟化物超标区面积总体呈波动式下降,平均每年下降5.56 km2;六价铬超标区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 最后,根据地下水污染现状与趋势分析结果,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出了西安城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以改善地下水环境现状,使西安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