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西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信息化问题研究
【6h】

陕西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信息化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陕西传统文化产业网络信息化的分析

1.1陕西传统文化产业网络信息化的可行分析

1.1.1问题由来及相关定义

1.1.2发展陕西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1.1.3网络信息化

1.1.4陕西文化产业的网络信息化

1.1.5实现网络信息化对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与实现基础

第二章陕西传统文化产业网络信息化的战略定位

2.1总括

2.2陕西文化产业基本现状

2.2.1陕西传统文化产业基本现状

2.2.2陕西传统文化产业类型

2.3无形文化的有形化与零星文化的集约化

2.3.1.行业结构

2.3.2.区域结构

2.3.3.所有制结构

2.4陕西传统文化产业集约化之后的网络信息化

第三章陕西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信息化的模型构建

3.1理论分析

3.1.1总括

3.1.2实现网络信息化的相关计算机理论基础

3.2具体构建中的实例讲解与分析

3.2.1网络平台的构建以及指导思想

3.2.2虚拟旅游的开发背景

3.2.3网游中值得虚拟旅游借鉴的知识与思想

3.2.4网游实例分析以及虚拟旅游所能采纳的方面

3.2.5虚拟场景开发案例

3.2.6陕西传统文化产业周边商品的销售新模式

第四章陕西传统文化产业网络信息化相关对策与建议

4.1版权保护与网络安全

4.1.1文化产业的核心是版权产业

4.1.2信息安全的技术支持

4.2人才培育

4.3融资策略

4.3.1融资策略实例一

4.3.2融资策略实例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陕西传统文化产业,顾名思义就是指陕西地区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文化产业,包括历史文化产业,民俗文化产业,革命文化产业,宗教文化产业等四大类。 陕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其文化产业发展本身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西部大开发这场深刻革命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主要核心。而西部大开发不可能是单纯的经济行为,文化建设也起了主导之一。哲学、宗教、语言、文学、艺术等一切内在文化因素也对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作用,并可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经济发展。从经济学角度看,文化产业具有资本循环周期短、投资汇报率高这些特点,能够产生较强的资本积累和效益放大效应。一个成功的文化产业项目,可以在短时期内为投资者带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回报,这在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具有广泛先例。发展文化产业,对陕西抢占产业升级的制高点、实现陕西经济跨越式发展,从而推动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是陕西经济赶超东部沿海城市的必经之路。 从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并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来,新一轮以文化为载体的经济竞争在全国迅速展开。在此背景下,陕西省经过大胆实践和创新,包括文化产业的网络信息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建成了陕西文化信息网等文化类专业网站。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将文化产业网络信息化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尤其体现在网络平台新项目的研发匮乏,网站模式单一,地区性特色不够突出,信息资料不够全面、查询资源不够便利,网络平台互动性不足、服务性不强等方面,在辅助推动经济发展上成效并不显著。 陕西是科技教育大省,人才丰富,科技力量雄厚,从比较优势理论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分析:陕西文化产业网络信息化具有良好的实现基础。而实现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取长补短。将现有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无形变有形,零星变集约,然后重新整合;以构建网络平台为主,网络安全与版权保护、以及人才培育和融资协助为辅;共同达到实现陕西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信息化这一目的,“以文化搭台,以经济唱戏”,通过实现网络信息化来进一步促进陕西传统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