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吉林省公路水毁特征与分析
【6h】

吉林省公路水毁特征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依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路基、路面水毁特征研究

2.1路基路面水毁基本情况概述

2.2国省干道公路路基、路面水毁的类型

2.3县乡道路路基路面水毁类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桥梁、涵洞水毁特征研究

3.1桥梁水毁灾害基本情况概述

3.2国省干道公路桥梁水毁的类型

3.3桥梁水毁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基水毁机理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

4.2 路基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4.3 含水率对路基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4.4 沿河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4.5 单侧受洪水冲击作用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毁是公路工程主要破坏形式,对正常交通运输影响极大。针对公路所在地区,调查水毁类型,研究水毁形成机理,对预防公路水毁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吉林省公路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总结了当地公路路基和桥涵的水毁类型,分析了水毁原因,同时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公路路基含水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1)吉林省国、省干道路基水毁位置主要集中在沟谷狭窄的沿河路基段(河道急弯处)和桥头路基处;县乡道路虽然受资金限制缺乏防护措施,但大填大挖工程少,路基水毁并不比国省干道严重。2)国、省道公路桥、涵水毁主要发生在锥坡及桥头引道处,而县乡道路由于桥梁长度、高度等工程规模偏小,时常出现桥梁、涵洞整体冲毁;3)沿河、山谷路基的路基稳定性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逐渐降低。
  为了减少公路水毁,在路基设计中应避免高填深挖,并控制沿河路基的含水率。对于桥、涵构造物易受河水冲刷位置应加强防护,同时要加大低等级公路构造物的资金投入,并重视后期构造物的管理养护与维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