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研究
【6h】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

2.1 正式渠道

2.2 非正式渠道

第三章 西安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调研

3.1 西安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3.2 西安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

3.3 西安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选择及其个人影响因素

3.4 西安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西安地区不同就业信息渠道的工作搜寻成本收益分析

4.1 不同就业信息渠道的搜寻成本

4.2 不同就业信息渠道的搜寻收益

第五章 就业信息渠道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发达国家就业困难群体信息渠道运行模式

5.2 启示

第六章 优化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的对策建议

6.1 提高政府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职业介绍服务的能力

6.2 规范民办职业介绍所的行为,创新职业介绍所的工作模式

6.3 发挥社会关系网络以及非政府组织的补充性功能

研究结论及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提出,农民工问题的焦点逐渐集中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新生代农民工的首要问题是就业问题。为了进城就业,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借助就业信息渠道的信息传递功能,获取城市用人需求信息,与用人单位相互匹配,最终实现就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的研究应运而生。
  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其中正式渠道包括职业介绍所、政府统一组织、劳务派遣机构、劳务市场,非正式渠道包括社会关系网络、马路市场、直接上门询问、招工广告。由此对西安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的情况进行实证调研,并以工作搜寻理论中的序列寻访模型为蓝本,对西安地区新生代农民工选择不同渠道展开工作搜寻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西安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地选择非正式渠道获取求职信息。这一选择不仅受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文化程度的影响,还与西安地区现有正式渠道存在的问题有关,表现在公共就业信息服务贯彻不到位,民办职业介绍所信息服务不规范,劳务派遣机构推行不广泛等方面。另外,在不考虑新生代农民工掌握就业信息情况的前提下,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搜寻成本较低,搜寻收益较高。如果将新生代农民工掌握的信息情况考虑在内,社会关系网络则未必是最优的选择,因为我国特有的强关系网络提供的信息同质性高,发挥的作用有限。
  无论是正式渠道,还是非正式渠道,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不足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本文创新性地借鉴了发达国家就业信息渠道的建设经验,提出从政府、民办职业介绍所、社会关系网络以及非政府组织三个层面出发,优化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