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悬臂浇筑法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
【6h】

悬臂浇筑法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重要性

1.3 国内外桥梁施工控制的发展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施工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2.1 线形控制

2.2 应力控制

2.3 控制误差分析

第三章 基于前进分析法的施工控制

3.1 依托工程概况

3.2 施工控制计算研究

3.3 施工控制计算模型的建立

3.4 箱梁线形控制

3.5 箱梁应力控制

第四章 箱梁线形监测与控制结果分析

4.1 线形控制结果分析

4.2 应力控制结果分析

第五章 节段混凝土梁底裂缝控制研究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和科技能力的进步,连续刚构桥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发展愈来愈快。因为跨度的增大,各种不确定因素在施工中日益显著,致使连续刚构桥在工程建设中存在高风险,务必采取积极方法来应对。本文以北一路大桥为工程背景,从桥梁工程建设实际出发,对采用悬臂浇筑法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进行研究。
  悬臂浇筑法是一种应用于连续刚构桥梁建设较为普遍的施工工艺,此方法具有克服不利地形的优点,使得桥梁上部结构分节段施工,具有施工简便、耗资较少、结构整体性良好、维修相对简单、养护工作量较小的优点。为我国地理情况复杂地区桥梁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伴随桥梁施工工艺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悬臂浇筑法在施工和监控方面需要不断改进、进步,以便适应更大跨度桥梁的建设。所以,为确保大跨度连续刚构悬臂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成桥内力和线形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拥有一套科学的施工控制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前进分析法建立施工过程精细化模拟;建立了应力与线型的监测网络与系统;基于实测数据,对桥梁、材料体系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动态识别,进而更新了既有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实测表明,受力及线型与理论预测吻合程度越来越好,合拢顺利,线性、受力满足设计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