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旅游为导向的长安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6h】

以旅游为导向的长安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4相关概念界定

1.5研究内容

1.6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国内外美丽乡村研究进展

2.2国内外乡村建设实践及分析

2.3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2.4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安区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3.1 长安区概况

3.2长安区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3.3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安区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4.1自然风光旅游型建设模式

4.2历史与民俗文化传承型建设模式

4.3乡村度假休闲型建设模式

4.4农业休闲观光型建设模式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安区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评价

5.1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3长安区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综合实证评价

5.4长安区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5.5长安区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构建策略

5.6本章小结

结论

本研究有许多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美丽中国”最重要的便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而我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传统文化本体核心的国家,农业在我国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已经是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无论是就人口比例还是实际空间领域,农民的居住问题、农村的建设情况都是国家发展前景的基础性问题。所以,想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我们就一定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速度。而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乡村旅游极大的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方便实施、有利于推广,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切实的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很好的体现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西安市长安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旅游资源,本文通过对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以及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关系的分析,结合长安区的区域特点,提出了以旅游为导向的四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可分为自然风光旅游型、历史与民俗文化传承型、乡村度假休闲型、农业休闲观光型,并对四种模式内涵进行分析。根据国家、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结合长安区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从宜居、宜业、宜游、宜文四个方面,构建起包含20个单项指标的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对四种不同模式的村庄进行评价,发现长安区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通过对综合评价结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长安区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构建策略,为长安区全域推进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提供客观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