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山包一级公路行车安全风险分析与技术对策
【6h】

大山包一级公路行车安全风险分析与技术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交通特征分析及大山包一级公路辅道设置

2.1 大山包一级公路工程概况

2.2 交通特征分析

2.3 一级公路辅道设置原则

2.3.1 辅道设置条件

2.3.2 辅道起终点确定

2.3.3 辅道的形式

2.3.4 辅道设计标准

2.4 大山包一级公路辅道设置方案

2.4.1 辅道功能定位

2.4.2 辅道起终点选择

2.4.3 辅道设置情况

第三章 大山包一级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方法及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

3.1 大山包一级公路信号交叉口设置状况

3.2 大山包一级公路速度预测方法

3.2.1 一般路段速度预测方法

3.2.2 信号控制交叉口速度预测方法

3.3 大山包一级公路运行速度预测及线形一致性评价

3.3.1 分析过程

3.3.2 车辆运行速度结果

3.3.3 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

3.3.4 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减速标线对比分析与工程应用

4.1 现有的限速措施分析

4.1.1 限速标志

4.1.2 减速丘、带

4.1.3 减速标线

4.1.4 减速路面

4.2 视错觉减速标线的选择

4.2.1 三维视觉减速标线

4.2.2 鱼刺形减速标线

4.2.3 行车道横向减速标线

4.3 隧道入口鱼刺视错觉减速标线设计参数

4.3.1 标线颜色

4.3.2 标线宽度

4.3.3 设计宽度

4.3.4 标线夹角

4.3.5 设置长度

4.3.6 基于闪频率的鱼刺形减速标线相邻标线间间距值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山包一级公路非拓宽式路侧接入口辨识度提升

5.1 驾驶员动视觉研究

5.1.1 驾驶员动视野

5.1.2 驾驶员有效视野

5.1.3 基于等效视力表原理的标志视认距离

5.1.4 驾驶员动视力

5.2 大山包一级公路路侧接入口警告标志设置位置确定

5.3 大山包一级公路路侧接入口多标志组合应用研究

5.3.1 组合标志类型选择

5.3.2 波形梁立面标记颜色确定

5.3.3 波形梁立面标记设置合理长度研究

5.4 基于UC-win/Road软件的波形梁护栏立面标记最佳长度视觉感受试验

5.4.1 实验目的

5.4.2 被试人员

5.4.3 试验过程

5.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