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玄怪录》《续玄怪录》研究
【6h】

《玄怪录》《续玄怪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时代背景、作者思想分析

第一节《玄怪录》、《续玄怪录》时代背景辨析

一成书年代考证

二《续玄怪录》作者考辨

三时代背景辨析

第二节《玄怪录》、《续玄怪录》作者思想比较

一牛僧孺思想

二李复言思想

第二章佛道文化与《玄怪录》、《续玄怪录》

第一节佛教的领地——佛教文化在《玄怪录》、《续玄怪录》中的体现

一佛教文化与作品的关系

二善恶因果、六道轮回——果报观对《玄怪录》、《续玄怪录》的影响

三命中注定、人鬼难逃——佛教宿命论对作品的影响

四地狱冥官、人间投射——地狱观念与《玄怪录》、《续玄怪录》

第二节道教的家园——道教文化在《玄怪录》、《续玄怪录》中的体现

一道教文化与作品的关联

二神仙境界的寄托

三道教法术的展示

第三章科举仕宦、门第婚姻及士子心态对作品的影响

第一节科举活动对《玄怪录》、《续玄怪录》的影响

一行卷与《玄怪录》、《续玄怪录》

二举子情状:及第的荣耀、艰难和落第的辛酸

三科场弊端:请托、受贿

四科场文风:重文尚辞

第二节唐代社会风尚对《玄怪录》《续玄怪录》的影响

一 门第观念对作品的影响

二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冶游狎妓风气对作品的影响

第三节文人习尚对《玄怪录》、《续玄怪录》的影响

一漫游

二好奇征异

三空幻退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玄怪录》、《续玄怪录》作为唐代小说集的代表,值得我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篇目及版本的考订,对其中的思想文化内涵关注较少。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作品体现出来的文化意蕴。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明确本文以程毅中点校、中华书局出版的《玄怪录》、《续玄怪录》为研究文本,简述《玄怪录》、《续玄怪录》在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作者有意为小说,幻设意识更强,从中可以看到小说的独立、小说的成熟。其次,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版本、作者考订以及篇目的出入等,也有少量的语言学方面的论文。 第二部分论述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者思想。经过统计分析,作品多集中在中晚唐,这个时期是唐朝的衰微期,佛道思想发达、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在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生活下的民众,现实生活的苦难使他们从佛道思想中寻找寄托和出路,佛道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投射。唐朝科举制盛行,高宗时进士科基本定型,玄宗时形成推重进士科的风尚。在作品表现出来的便是人们致力于科举考试,尤其是进士科。通过对占主体地位的佛道类作品和文人士子类作品的分析,结合牛僧儒和李复言两人的生平,我们知道两人都受佛道思想浸染,汲汲于科场。 第三部分比较分析作品中的佛道文化。首先简述唐中后期佛道二教的发展状况及其与作品的关系。唐代是佛、道二教发展的极盛期,对作者、作品内容和形式都产生了影响。第二,分析作品中的佛教文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果报观表达了当时人们保持善良的美好愿望;作品中人物接受宿命论,但在中唐世俗化思潮和中唐人强烈的责任感的影响下,也有反抗命运的意志;地狱描写则是人间腐败的投射。第三,分析作品中的道教文化。作品中对华美脱俗的神仙洞府、神仙生活的描写,表达的是对神仙境界的向往,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美好追求;作品中描述的炼丹术、存思术等道教法术是时人对生命变化的欣赏,是唐人浪漫的想象。 第四部分主要从三方面观照文人士子类作品中体现的文化内涵,首先从对行卷,举子们及第的荣耀、登第的艰辛、落第的辛酸,科场请托、受贿,重文赏辞的风气的描写可知唐代科举制的盛行以及对进士第的重视。其次,文人们有着根深蒂固门第观念,以狎妓为荣耀风流。再次,文士们各式各样的漫游,形成了一个游士阶层;从作品内容及结篇方式,可以看到文士征奇话异的风气;作品中梦和桃花源情节的描写,可以看出文士们退隐的心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