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汽车市场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6h】

我国汽车市场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立论背景

1.1.1 选题依据

1.1.2 立论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汽车需求量研究现状

1.3.1 国外汽车需求量研究现状

1.3.2 国内汽车需求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市场的概念

2.1.2 需求的概念

2.1.3 需求量的概念

2.1.4 市场营销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需求理论

2.2.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2.3 市场营销理论

3 我国汽车市场及其需求量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汽车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3.1.1 我国汽车市场的形成阶段

3.1.2 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阶段

3.2 我国汽车市场的现状特征

3.2.1 汽车市场供给状况

3.2.2 汽车市场需求状况

3.2.3 汽车市场金融服务状况

3.3 我国汽车市场需求量的现状特征

3.3.1 各车型汽车需求量状况

3.3.2 各品牌汽车需求量状况

4 我国汽车市场需求量影响因素分析

4.1 影响因素识别

4.1.1 定量因素识别

4.1.2 定性因素识别

4.2 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4.2.1 主成分分析原理

4.2.2 主成分提取

4.2.3 汽车需求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 我国汽车需求量的影响作用研究

5.1 主成分因子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

5.1.1 平稳性检验

5.1.2 协整检验

5.1.3 误差修正模型

5.1.4 模型结果分析

5.2 虚拟变量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

5.2.1 回归模型构建

5.2.2 回归结果分析

5.3 汽车需求量趋势预测

6 对策建议

6.1 对政府的建议

6.1.1 稳定经济增长

6.1.2 加强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6.1.3 出台科学有效的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法规

6.2 对企业的建议

6.2.1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

6.2.2 加强企业并购重组

6.2.3 注重营销策略实施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已步入汽车社会。汽车需求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事关汽车企业的生存发展,也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它既是衡量汽车厂商盈利的有效工具,也是综合评价汽车品牌影响力和企业竞争力的标准。
  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外和国内对汽车需求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市场需求的一些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引用了市场需求理论和营销理论,分析了我国汽车市场及需求量的现状特征,反映出我国汽车市场在发展中突现的问题及矛盾,并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界定和识别。以1990-2011年数据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SPSS软件对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汽车平均价格、油价、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公路运输线路长度、人均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水平、总人口数和年龄结构这10个因素进行分析,提炼出3个主成分因子。利用Eviews软件运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3个主成分因子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机制,并将政策和金融危机这两个因素当作虚拟变量引入短期动态模型分析其对汽车需求量的短期动态调整效应。采用指数平滑法对我国汽车需求量作趋势预测,最后针对分析结果给出对策建议。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汽车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长期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在变量人均收入、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公路长度及居民消费水平上负荷较大。价格因子对汽车需求有负效应,但影响不显著,而变量原油价格和汽车平均价格由价格因子解释。人口因子在变量总人口数和人口年龄结构上负荷较大,其对汽车消费需求有显著的正效应。短期内,人均收入、城市化水平、总人口数和人口年龄结构仍是影响汽车需求量的重要因素,虚拟变量金融危机对需求量影响效果不明显,而政策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效果显著。汽车需求预测结果表明未来较长时间我国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仍有强劲增长趋势。因此,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将巨大的消费潜力充分释放促进我国汽车产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