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台地式石碹窑洞聚落营造技术研究
【6h】

台地式石碹窑洞聚落营造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课题研究国内外动态

1.3课题研究内容

1.4研究框架

第二章 程家峪古村选址特征分析

2.1程家峪古村概况

2.2程家峪古村聚落选址特征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落空间营造

3.1整体台地式布局

3.2聚落交通流线组织

3.3聚落重要节点营造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落营造技术研究

4.1聚落排水防洪措施营造

4.2层台式窑洞聚落采光特性分析

4.3层台式窑洞聚落窑院营造特性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程家峪古村单体窑洞营造特性分析

5.1单体窑洞构造特性分析

5.2单体窑洞营造特性分析

5.3石碹窑洞不同起碹方式结构模拟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附录1 图片索引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传统村落的研究是我国传统民居乡土谱系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传统村落随着物理环境,民俗文化的改变而呈现出不同的营造特征。近年来对于乡土建筑的研究日益受到公众的重视,这些承载着宝贵科学、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是我们延续地质,保持地脉保护利用思想的源泉。本文着力于一种特殊选址和布局的古村落及其特有的建筑形式,试图为现有传统村落类型研究提供补充。
  作为在国内极为罕见的以天然河抛石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传统村落,程家峪古村的价值可见一斑。不仅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整个村落依山势次第退台向上的选址布局营建方式也在众多的传统山地村落中独树一帜。历史上程家峪古村在历朝历代都是该地区重要的村落之一,研究发掘它的价值不仅是对村落类型及传统民居类型的重要补充,而且有助于延续该地区的历史风貌。
  由于区域发展的复杂历史原因,程家峪古村村民早已迁出,古村即遭废弃,村中的石碹窑洞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坍塌。村落和建筑的营造技术这些重要的历史信息面临消亡的危险。本课题针对此情况,通过查阅史料、实地调研及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方法,对程家峪古村在村落及建筑两个层面上的营造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程家峪古村的进一步保护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本文共由六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从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与该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与进展进行了阐述,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内涵及方向。
  第二章.本章以程家峪古村的整体选址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得到的资料为主,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资料为辅,先从宏观角度入手介绍程家峪古村选址特征,再从环境,风水,军事,人文四个方面解析其选址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本章进一步就村落内部规划作为重点分析的对象,村落内部的规划有自然条件限制所造成的“自然生长”也有为了生产生活更为便捷而形成的“人为创造”。从“面”、“线”和“点”三个层次进行阐述。
  第四章.本章主要从村落的整体层面分析村落的营造技术。村落的营造技术需要考虑村落排水,采光等基础设施营建和宜居环境的创造,为了更好的服务生产生活的需要,程家峪古村利用其独有的地形优势,创造出了适宜生活的村落物理环境。
  第五章.本章主要以单体石碹窑洞为研究对象,先介绍其概况和构造特点,之后以实地测绘得到的程家峪窑洞尺寸为依据,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模,对不同结构类型的石碹窑洞进行静力分析。得出容易出现破坏的位置,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为后期保护加固提供依据。
  第六章.综合上一章的研究成果,根据程家峪古村现存石碹窑洞实例,分析推测出石碹窑洞的发展演进轨迹,理清这种特殊形式民居建筑的历史,探讨石碹窑洞这种特殊形式的传统民居价值,展望今后对其的保护方式和开发利用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