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T-S和AIFNN的旧住宅综合性能评价研究
【6h】

基于T-S和AIFNN的旧住宅综合性能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有机更新理论

2.3 绿色住宅理论

2.4 模糊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旧住宅综合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3.2 旧住宅综合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评价指标的解释说明

3.4 本章小结

4 旧住宅综合性能评价模型

4.1 评价指标的量化

4.2 评价模型

4.3 模型训练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案例研究及比较

5.1 案例研究对象概况

5.2 数据来源

5.3 模型评价及结果分析

5.4 与综合加权评价模型的对比分析

5.5 对策与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能源与环境问题备受各方关注,建筑领域也与其密切相关。建筑的建设、使用、拆除等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其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6%。据统计,我国的既有建筑面积约为560亿m2,超过95%都属于高耗能建筑。由于这些住宅几乎没有节能措施,且设计水平有限,其使用过程中的耗能要超过绿色建筑和新建住宅。多数也正经历着物质性老化和社会性衰败,普遍缺乏常规维护保养,出现墙面出现裂缝、外墙起皮破损等结构问题,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然而,这些现存大量的老旧住宅,多数尚未达到使用年限仍可继续服役,如何把握其性能的衰退程度和可利用程度,为旧住宅下一步的改造再利用提供科学指导,这是目前旧住宅研究的关键问题。
  鉴于此,本文基于可持续利用理论,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华北地区旧住宅的性能问题,首先从技术、经济、社会三个维度出发,建立了包括环境与规划、功能与空间、设备性能、结构性能四部分的旧住宅综合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高木——关野推理系统(Takagi-Sugeno简称T-S)和自适应直觉模糊神经网络(Adaptive Intuitionistic Fuzzy Neural Network,简称AIFNN),构建了旧住宅环境与规划、功能与空间、设备、结构和综合性能评价模型。通过网络训练,确定模型最终的网络映射关系,利用仿真测试,验证其可行性。最后,选取山西太原的16个旧住宅对象进行案例研究,并与综合加权模型进行评价对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各案例研究对象的综合性能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模型评价较准确,同时验证该模型是可行的。①太钢线材厂宿舍、新店小区的综合性能评价等级为A。意味着这些建筑的综合性能良好,满足现行住宅规范的多数要求,基本无结构安全隐患,住区环境与规划较合理,室内功能与空间设计适宜,设备性能良好,满足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极少数构件可能需简单维护,但总体可继续保留使用;②曙光苑、煤炭医院家属楼、晋机和平、老军营、太原理工大学东院、省中医学院宿舍、兴安苑各小区的综合性能评价等级为B。说明这些住宅综合性能较好,部分指标不满足现行规范,局部构件存在安全问题,但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可能有少数需采取措施,改造难度一般,适当整建、修缮、维护等可改善建筑性能;③保险公司宿舍、桃园社区、北大街银行宿舍、金刚堰、云路街小区的综合性能评价等级为C。表明其综合性能较差,勉强可满足日常需求。多数构件有隐患存在,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极少数必须立即采取,同时后期需利用扩建、改造、加固等方法进行重点改造;④南十方铁路小区、太原理工大学西院的综合性能评价等级为D。表明这些住宅综合性能极差,已无法满足住户的正常生活需求。尤其在结构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须立即采取措施防范补救。
  (2)AIFNN模型和综合加权模型均能对旧住宅综合性能实现较好地评价,各组数据的评价结果基本对应相同等级,侧面验证AIFNN模型在旧住宅性能评价方面的可行性。但9、12、15号对象的性能评分位于分级区间的边界上下,出现了分数相近等级不同的结果。原因在于AIFNN模型通过直觉模糊处理,有效改善了不确定性数据的处理质量,模型融入了区间值模糊数的上下界,其评价结果更真实可靠。1、11号对象则因结构性能评价的影响使得结果不同。AIFNN模型结合专家经验和实际进行规则设置,弥补了综合加权模型以优盖劣的局限,更贴合实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