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6h】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前言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原发性痛经病因研究新进展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在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相关因素,探讨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危险因素;探索临床综合治疗原发性痛经新思路,探讨女大学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新途径。方法:采取按比例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西职工医学院在校女大学生1000名,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妇科检查对纳入标准的915名受试对象,分为痛经组(病例组);非痛经组(对照组)进行了自制问卷调查;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的测查。 结果:(1)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为62.8%(575/915),其中轻度为58.43%(336/575);中度为28.17%(162/575);重度为13.39%(77/575)。低年级组的发病率高于高年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生长环境与痛经的关系:农村的发病率67.3%高于城市的发病率5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家庭经济状况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中低收入组、中收入组、高收入组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病例组与对照组月经情况的比较,病例组初潮年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原发性痛经与生活习惯的关系: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吃早餐习惯、吃刺激性食物、睡眠、冷水洗漱及经期吃生冷食物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6)病例组与对照组个性特点比较,艾森克个性问卷四个维度的得分E分值、N分值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7)病例组与对照组心理评定的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三个因子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影响痛经的多因素分析:对影响痛经的13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的因素:年级、生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吃早餐习惯、吃刺激性食物、经期吃生冷食物、睡眠、冷水洗漱、初潮年龄、性格、情绪、焦虑、抑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吃早餐习惯、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共4个因素为原发性痛经的影响因素(P<0.01)。 结论:原发性痛经在女大学生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不良生活习惯、心理、社会因素可诱发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