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支气管哮喘患儿IGCS治疗前后外周血IL—13水平变化及意义
【6h】

支气管哮喘患儿IGCS治疗前后外周血IL—13水平变化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白细胞介素-13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简历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细胞(EOS)、IgE之问的关系,并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IGCS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3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符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1998年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7.16±2.35;按2002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中急性发作期分度的诊断标准,其中轻度14例、中度8例、重度8例。30例急性期患儿经治疗后病情缓解(住院期间喘息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者)的20例,被纳入缓解期研究对象(男¨例,女9例),平均年龄8.35±2.48;来自本院防保科、正常体检儿童及口腔外科行腭裂、唇裂及颌下腺囊肿术前儿童共20例(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5±2.91;对以上三组儿童分别测定外周血IL-13、EOS及IgE水平。30例哮喘患儿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GCS)等治疗12周,每两周进行门诊复查:PEF变异率、记录症状及视觉量尺(VAS)评分。急性期、缓解期及第12周复查时测定外周血IL-13及肺功能。 结果:哮喘儿童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中IL-1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3水平变化与EOS、IgE呈显著正相关。经IGSC治疗后IL-13水平和症状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肺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EF变异率下降;哮喘急性发作期IL-13与症状评分、VAS评分、PEF变异率成正相关,而与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负相关。 结论:IL-13参与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在嗜酸细胞激活、活化及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IgE分泌、合成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减少IL-13生成的治疗对控制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可能有重要意义,IL-13水平可用于监测哮喘疾病的发病及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