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DFI评价先心病封堵治疗前后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
【6h】

CDFI评价先心病封堵治疗前后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CDFI对先心病封堵术前心脏形态及功能的评价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作为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三种疾病,以往只有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随着介入治疗器械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引导下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成为一种先进、有效的微创新方法,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1-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不仅能够确诊先心病,同时还能为先心病封堵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进行准确有效的病例筛选。CDFI在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能够清晰地显示封堵器和补片的位置,治疗后有无残余分流[5],还能对术前术后心脏形态功能及血流动力学进行疗效观察,在术后随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决定着封堵和外科手术的成败与否,而且对其预后的监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别评价先心病行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功能的变化,并对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本研究旨在为临床评价先心病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提供一种无创、准确的评估新方法。
   方法:选择45例先心病患者,其中22例行介入治疗,2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均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测量形态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等相关参数并进行比较观察。
   结果:先心患者封堵及外科手术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的各参数测值及心脏功能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以早期差异更显著。而且介入组与外科手术组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参数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
   结论:CDFI能很好地评价先心病封堵治疗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为封堵手术的病例筛选、术中引导、术后疗效判断提供可靠信息。介入术和外科纠治术对于先心病有着共同的疗效,但介入组术后早期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外科治疗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