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系统评价
【6h】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系统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技术路线图

2、纳入与排除标准

2.1纳入标准

2.2排除标准

3、测量指标义

4 检索策略

4.1检索词策略

4.2计算机检索

4.3手工检索

4.4其它检索

5、评价方法

6、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是推荐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手术方法,其缓解疼痛、加固椎体和维持脊柱稳定性的有效性已经被临床肯定。目前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填充剂渗漏、再发骨折和邻近椎体骨折造成的安全性问题。由于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因而被不同的医生选择性的应用,目前还缺乏有效证据说明那一种方式更有效和安全。
   目的:本文系统评价目前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所骨折疗效和安全的随机对照试验,为临床治疗决策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证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截止至2009年12月份的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文献资料库,手工检索《中华骨科杂志二》、《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和《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等,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试验,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并利用Remvan系统评价软件进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4个符合要求的实验。Meta分析的结果表明(1)PVP和PKP术后48小时VAS评分的WMD值为-0.15,95%CI(-0.30,-0.00),随访终末VAS评分的的WMD值为-0.08,95%CI(-0.22,0.05)(P值均>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种微创手术方法对患者随访终末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的WMD值为-18.49,95%CI(-21.16,-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种微创手术方法对患者随访终末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恢复的WMD值为5.01,95%CI(4.31,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VP和PKP术后对于患者脊柱功能的改善(ODI)的WMD值为0.87,95%CI(0.52,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种微创手术后骨水泥渗漏事件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值为0.89,95%CI(0.54,1.45),肺栓塞和神经损伤等骨水泥渗漏相关严重并发症事件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值为2.68,95%CI(0.53,13.48)(P值均>0.05);(6)两种微创手术后邻近椎体骨折事件的发生OR值为0.51,95%CI(0.20,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现有的研究显示:(1)PVP和PKP术后48小时和随访终末都能够明显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PKP组较PVP组在恢复压缩椎体前缘的高度方面存在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PKP组较PVP组在恢复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方面存在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PKP组对于患者脊柱功能的改善较PVP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两种术式在骨水泥渗漏事件的发生以及肺栓塞和神经损伤等骨水泥渗漏相关严重并发症事件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两种微创手术后邻近椎体骨折事件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由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势必会对本研究结果的证据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期待更多进行高质量的随即双盲对照试验,以提供坚实可靠的证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