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素在动物实验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中的作用
【6h】

肝素在动物实验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主要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结果

第三章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贴补法治疗鼓膜穿孔新进展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外伤性鼓膜穿孔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常因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所致,虽大部分可自行愈合,但一旦感染,将成为永久性穿孔。鼓膜贴补法简单,安全,廉价,近年来贴补药物的选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表皮生长因子(EGF)作为贴补药物治疗鼓膜穿孔的作用已被证实。在动物实验中,国内已有学者通过肉眼观察应用肝素作为贴补药物,可促进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愈合[2]。鼓膜穿孔愈合过程需要多种体内细胞因子的参与,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等。研究发现在创伤愈合过程中上述生长因子都以与肝素结合的形式存在,不仅可提高生长因子生物学效应,而且可以保护其免于被各种理化因素灭活[3,4]。肝素有利于创伤修复已被国内外学者所证实[5,6]。肝素在鼓膜穿孔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至今尚未见报道。探讨在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过程中肝素对生长因子TGF-α、bFGF的影响进而促进鼓膜穿孔的愈合是本研究的重点。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肝素在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中的作用。研究方法:①建立大鼠外伤性鼓膜穿孔模型:Wistar大鼠50只,所有动物先用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0.3ml/100g),在电耳镜下用灼热针尖在大鼠双侧鼓膜后下象限制成约2 mm×2mm紧张部的圆形穿孔。术后用氨苄青霉素(150mg/kg)肌肉注射预防感染,每天一次,连续5天。②实验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25只左耳外耳道置无菌干棉球;右耳肝素明胶海绵贴补。第二组25只左耳EGF明胶海绵贴补;右耳肝素明胶海绵贴补。分别于术后1天、3天、5天、7天和10天时,每组处死5只大鼠,解剖颞骨,剥离听泡外侧壁,取出完整鼓膜。对取得的鼓膜标本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免疫组化结果用配对样本(同体比较)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光镜下肝素组三天时上皮细胞增厚,细胞由扁平细胞变成多边形,细胞间距增加,核质比增大,上皮层与纤维层分离,上皮增生明显。纤维层也增厚,达5~6层,内层柱状上皮也增生。五天时鼓膜已基本愈合,且结构与正常鼓膜接近。
   2.免疫组化图像分析,肝素组与空白组相比TGF-α、bFGF表达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与EGF组之间TGF-α、bFGF表达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肝素可提高TGF-α、bFGF在鼓膜穿孔愈合中的表达,并延长其表达时间。
   2.局部应用肝素可缩短穿孔鼓膜的愈合时间,促进穿孔愈合。
   3.肝素贴补法治疗鼓膜穿孔,愈合更接近正常鼓膜组织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