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氯胺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研究
【6h】

氯胺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氯胺酮在去胃家兔体内的死后再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氯胺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氯胺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过程,探讨氯胺酮在动物体内的死后再分布机制,为滥用氯胺酮中毒和死亡案例检材的合理选取、检测结果的分析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氯胺酮生前服毒与死后染毒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氯胺酮分析检测方法:家兔体液、组织样品匀浆后加入内标物SKF525A,碱化,乙醚萃取,利用保留时间结合特征离子峰(GC/MS)定性分析,内标法和工作曲线法(GC-NPD)定量分析样品中氯胺酮含量。
   2.氯胺酮在去胃家兔体内的死后再分布:实验组家兔以150mg·kg-1剂量氯胺酮灌胃,2h后缺氧处死,去胃,家兔尸体仰卧位置于室温(19℃-24℃)条件下,于死后不同时间(0h、3h、6h、12h、24h、48h、72h、96h)分别取心肌、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左上肢肌肉、左下肢肌肉、心血、外周血、尿液、胆汁和玻璃体液等13个样品,检测其中氯胺酮含量;对照组家兔以生理盐水灌胃,各对应样品为空白对照。
   3.氯胺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实验组家兔缺氧处死后,以150 mg.kg-1剂量灌胃氯胺酮,家兔尸体仰卧位置于室温(19℃-24℃)条件下,于给药后不同时间(3h、6h、12h、24h,48h、72h、96h)分别取心肌、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左上肢肌肉、左下肢肌肉、心血、外周血、尿液、胆汁和玻璃体液等13个样品,检测其中氯胺酮含量;对照组家兔以生理盐水灌胃,各对应样品为空白对照。
   结果:
   1.家兔以150mg·kg-1剂量氯胺酮灌胃2h后,缺氧处死,急性中毒家兔体内氯胺酮的浓度大小依次是:尿液>肾脏>脑>肝脏、肺脏>心肌、脾脏>左上/下肢肌肉>胆汁>心血、外周血>玻璃体液(P<0.05)。氯胺酮灌胃家兔处死去胃后尸体放置Oh-96h内,氯胺酮在家兔心肌、肝脏、肺脏、左上/下肢肌肉、尿液、心血和胆汁中的含量变化与0h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2.家兔缺氧处死后,以150 mg·kg-1剂量氯胺酮灌胃,家兔尸体仰卧放置3h-96h内,其脑、玻璃体液、尿液、左上/下肢肌肉中均术检测到氯胺酮;家兔死后氯胺酮灌胃放置24h后,心肌、心血和外周血中检出氯胺酮,24h-96h内其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心血中氯胺酬含量均大于外周血(P<0.05),心血与外周血中的氯胺含量比值(C/P)为1.73(1.48-2.03);48h时脾脏、肺脏和肝脏中均检出氯胺酬,48h-96h内脾脏、肺脏和肝脏中氯胺酮浓度随时间延长递增(P<0.05)。从胃中弥散到肺脏和肝脏中氯胺酮浓度与其在解剖学上距离胃的远近有关,距离胃部越近,氯胺酮的弥散速率越快,氯胺酮浓度越高,反之,距离胃部越远,氯胺酮的弥散速率越慢,氯胺酮浓度越低。
   结论:
   家兔以氯胺酮灌胃给药后立即去胃,排除胃对其相邻组织器官的影响,各组织脏器及体液中氯胺酮含量无显著性变化,基本趋于稳定。结果提示,排除家兔尸体存放过程中胃内高浓度氯胺酮对其相邻组织器官中氯胺酮浓度的影响后,家兔体内血液丰富的其他脏器(也可以作为毒物蓄积器官)如心肌、肝脏、肺脏、脾脏等对死后再分布的影响不明显。
   胃内氯胺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实验结果说明,胃作为毒物蓄积库,对于氯胺酮在动物体内的死后再分布过程起到了顺浓度梯度扩散作用,即氯胺酮在家兔体内存在死后弥散现象,且弥散量和各脏器与胃在解剖学上距离远近有关。死后氯胺酮灌胃组家兔放置96h内,脑、玻璃体液、尿液、左上/下肢肌肉等样品中均未检测到氯胺酮,不受死后弥散的影响,可作为生前服毒与死后染毒氯胺酮的鉴别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