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56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分析
【6h】

156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材料和设备

2、研究方法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病例组14种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分析

3.2 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

3.3 病例组134例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患儿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治疗方案,随访3月,观察症状改善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1)分析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常见食物种类。
   (2)对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食物异性IgG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与生后早期喂养方式的关系。
   (3)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4)比较食物回避、食物回避加口服双歧杆菌制剂两种治疗方案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中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法。
   方法:(1)采用ELISA法检测156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病例组)和7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
   (2)分析病例组检测结果中最常见的阳性食物种类。
   (3)将病例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4)据患儿生后4个月内的喂养方式不同将病例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的患儿分为三组(母乳喂养组、人工喂养组、混合喂养组),探讨早期喂养方式是否对食物异性IgG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有影响。
   (5)将病例组134例阳性患儿分为两组,第一组71人,嘱回避相关食物,第二组63人,嘱回避相关食物同时予以双歧活菌制剂辅助治疗,随访3月,观察4周、8周、12周时症状改善情况,研究两组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1)156例患儿中,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所占比例为85.90%,其中仅一种食物检测阳性所占比例是35.90%;两种食物检测阳性占37.82%;两种及两种以上食物检测阳性在所研究患儿中占50%。
   (2)病例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食物为牛奶、大豆、鸡蛋。且均为病例组高于对照组。
   (3)134例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患儿生后4月内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62例,占39.74%;人工喂养13例,占8.33%;混合喂养81例,51.93%。
   (4)将134例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患儿分为食物回避组及食物回避同时予以双歧活菌制剂辅助治疗组,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第一组有3人失访;第二组7人失访):4周时随访两组的症状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为第二组症状改善优于第一组;8周、12周症状改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的食物是经常接触的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甚至多种,以鸡蛋、牛奶为主,其发生可能与生后早期的喂养方式有关,对食物特异性IgG检测阳性患儿的治疗主要为回避相关食物,治疗的前4周在禁食的基础上予以双歧活菌制剂辅助治疗可能更有利于改善患儿症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