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状动脉和肾动脉舒张功能改变与机械创伤致迟发性心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
【6h】

冠状动脉和肾动脉舒张功能改变与机械创伤致迟发性心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主要试剂和仪器

2.溶液的配制

3.机械创伤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分组

4.标本的准备

5.大鼠离体心功能的检测

6.大鼠肾动脉血管环的制备

7.大鼠冠状动脉血管环的制备

8.检测血管反应性

9.测定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

10.统计分析

结果

1.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以及机械创伤后24h大鼠离体心功能降低

2.大鼠机械创伤后24h内不同时间点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

3.大鼠机械创伤后6h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

4.大鼠机械创伤后6、12、24小时血清和心肌组织匀浆上清液中Ang Ⅱ的浓度升高

5.创伤后血清和心肌组织中Ang Ⅱ的浓度呈正相关

6.创伤后血清Ang Ⅱ的浓度与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负相关

7.大鼠机械创伤后24h心肌组织中的AngⅡ与离体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制备大鼠机械创伤模型,观察创伤后冠状动脉功能和肾动脉舒张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进一步探讨其与机械创伤致迟发性心功能障碍可能关系及其的可能机制。
   方法:
   1.动物及分组
   1)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创伤组和伪创伤组。
   2)伪创伤组和创伤组均随机分为4组:创伤后Oh、6h、12h、24h分为4组。
   2.动物模型的制备
   按照我们前期研究的实验方法制备机械创伤大鼠模型。3%的戊巴比妥钠按0.045mg/g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将麻醉后大鼠放入Noble-Collip鼓中,以40转/分的转速转200转,大鼠在随着Noble-Collip鼓转动过程中由高处跌落造成机械性创伤,伪创伤组大鼠则用胶带固定于创伤仪中,只随同Noble-Collip鼓转动而不由高处跌落。
   3.指标测定
   1)参照我们前期的研究方法制备大鼠机械创伤模型并检测大鼠离体心功能。
   2)为了探讨机械创伤后发生迟发性心功能障碍的可能原因,我们通过微血管环技术检测了冠状动脉肾动脉的舒张功能。
   3)为了探讨创伤后冠状动脉的舒张功能的变化的可能机制。检测了血清和心肌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并分析血清中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冠状动脉舒张功能的关系;血清和心肌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与心功能的关系。
   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不同时间点之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用GrahPadPrism4.0对离体动脉血管环结果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创伤后血清和心肌组织AngⅡ的关系,以及创伤后血清和心肌组织AngⅡ与离体心功能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机械创伤后24h大鼠离体心功能降低
   与伪创伤组相比,创伤组大鼠24h内心率和离体心功能均未见明显改变[见图6A、B:创伤后6h离体心功能(p>0.05)],但创伤后24h离体心功能明显降低[+dp/dtmax:(5506±179.7)mmHg/secvs.(3455±310.6)mmHg/sec,P   2.大鼠机械创伤后24h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
   当给予累积浓度(10-8-10-5mol/L)的BK后,创伤后24h大鼠冠状动脉血管环的最大舒张程度与伪创伤组相比显著降低[伪创伤vs.创伤6h后组:(39.57%±6.14%)v.(35.57±%±7.30%),P>0.05;伪创伤和创伤6h后组vs.创伤24h后组(39.57%±6.14%),(35.57±%±7.30%)vs.(24.08%±6.25%),P<0.05],创伤24h后大鼠冠状动脉血管环对BK舒张的剂量-反应曲线明显右移。当给予累积浓度(10-10-10-6mol/L)的SNP后,创伤24h后大鼠冠状动脉血管环的最大舒张程度与伪创伤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
   3.大鼠机械创伤后6h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
   当给予累积浓度(l0-8-10-5mol/L)的Ach后,创伤后6h大鼠肾动脉血管环的最大舒张程度与伪创伤组相比显著降低[(29.39%±5.50%)VS.(53.5g%±5.95%),P<O.O1]。当给予累积浓度(l0-10-10-6mol/L>的SNP后,创伤组肾动脉血管环的最大舒张程度与伪创伤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
   4.大鼠机械创伤后6、12、24h血清和心肌组织中AngⅡ的浓度升高
   如图3A所示,与伪创伤组相比,大鼠机械创伤后6、12、24h心肌组织AngⅡ的浓度明显增高[6h:(207.7±17.92)vs.(171.9±13.80)ng/ml,P<0.05;12h:(223.7±11.22)vs.(171.9±13.80)ng/ml,24h:(258.1±59.66)vs.(171.9±13.80)ng/ml,P<0.01];如图4B所示,机械创伤后6、12、24h血清AngⅡ浓度与伪创伤组相比明显增高[6h:(44.92±4.21)vs.(37.14±2.34)ng/ml,P<0.05;12h:(47.11±2.31)vs.(37.14±2.34)ng/ml,P<0.05;24h:(49.30±7.05)vs.(37.14±2.34)ng/ml,P<O.O1]。
   5.创伤后血清和心肌组织中AngⅡ的浓度呈正相关
   机械创伤后大鼠血清AngⅡ和心肌组织AngⅡ浓度呈正相关的关系(r=0.865,P<O.01)。
   6.创伤后24h血清AngⅡ的浓度与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负相关
   机械创伤后24h大鼠血清中AngⅡ的浓度与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负相关(y=-0.802,P<O.O1)
   7.大鼠机械创伤后24h心肌组织中的AngⅡ与离体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机械创伤后24h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的浓度与左室+dp/dtmax呈负相关(r=-0.782,P<0.05),与左室-dp/dtmax呈正相关(r=0.718,P<0.05)。
   结论:
   1.冠状动脉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机械性创伤发生随后的心功能下降原因。
   2.机械创伤后肾动脉内皮功能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激活循环和心肌AngⅡ损害冠状动脉内皮而导致随后的心功能下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